程諾指著陶罐解釋道:“就是因為他們吃不飽穿不暖,才更有動力去做這個,沒有什麼比能吃飽肚子更重要。雖然質疑我們的更多,但只要一個鎮子有一畝地去做,一千人一萬人中有一個人去嘗試,辦法就出了成效,來年就好辦多了。”
看著遠處的麥田,程諾感慨道:“咱們做這個是為了理想,他們做這個是為了生存,天天都跟麥苗打交道,要看得見這門潛力。”
郭守春聽完若有所思,想來一碗薺菜湯,可開啟罐子只剩下瓶底。
“老程啊老程,你也太不地道了吧。”
車隊到達小王村後,停留了一段時間,程諾他們考察完便離開了,繼續往別的方向走。
他是為了考察農村,郭守春則是為了考察農業,二者相互合作,調查的進展很快。
幾天後考察結束,兩人帶著滿滿的收穫回到北平城。其中有悲傷,也有高興。
悲傷在於農村竟然如此凋敝,很多農民寧願為了逃稅寧願賣地逃荒,這樣一來地方徵不上稅,便又加稅,如此惡性迴圈。
高興在於很多農民都保留著那份淳樸,只要有一絲希望就不會拋棄那片土地。鄉紳們聽說將來推廣新種子,除了一絲懷疑更多的是支援,表示願意拿出部分良田當做試驗田,畢竟這地一年比一年不值錢,就那一百來斤的產量幹啥不是幹。
回到家,看著院子裡鋪著青磚,程諾把李老三喊過來:“老李,趕明兒個你叫上幾個人把這地上的磚都給掀了,留著走路的就行。”
“好嘞,不過先生,這漂漂亮亮的大院子,您弄他幹什麼,我這還想著哪天廟會買點小金魚兒,弄個大水缸給您養著。”
程諾蹲下身,扒開一個來瞅瞅下面的土:“要那些花裡胡哨的東西幹什麼,還得勤換魚苗。這麼大的一片地不種點東西可惜了,到時候你弄前院種麥子,後院種菜。”
此次出行,程諾的種植基因算是被徹底挖掘出來,現在回來看到這片空地覺得渾身癢癢,不種點啥心裡就是過意不去。
“沒問題,到時候一定給先生您辦得漂漂亮亮的,不過咱為啥還得種麥子啊?”李老三不解。
程諾解釋道:“試驗田呀,自己得先實驗著不是。到時候你跟郭先生多學學,讓他教教你怎麼選種育種,剛好你也跟麥子打了幾十年交道了,上手肯定快,到時候出師了我辦個農民學校,讓你也當先生。”
“我也能當先生?”李老三有些難以置信,又驚又喜:“只要跟著郭先生學本事,照顧好這片麥地是嗎?”
程諾鼓勵道:“對啊老李,我看好你。”
聽到確定的答案後,李老三興奮的臉都漲紅了,當即表示現在就是找人掀地板。
程諾站起來拍拍手上的土,摸著院子裡的老杏樹往上看,自言自語。
春天到了,老夥計該發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