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年輕的醫生護士打招呼,洗鉛華也不端架子,一一笑著回應。
洗鉛華遞給唐毅一個盤子,“每月醫院都會給飯卡里打三百塊錢的餐費,一般情況下是用不完。你剛來,飯卡還沒有辦下來吧?就先用我的。”
唐毅也不扭捏,道了一聲謝,隨便點了幾個菜,有葷有素,搭配的還算合理。
兩人找了一個空位坐下,洗鉛華一邊吃,一邊給唐毅介紹醫院的情況,“咱們醫院作為國內最大的中醫醫院,國手有三人,分別是火神派代表燕南北,學院派方浩洋,骨傷科的廖明淵。每月的一號或十五號,他們三人中的一人就會在咱們急診科坐診,到時候我找找機會看能不能安排你過去,給國手們打打下手,不說學到什麼本事,留下個好印象對你今後在醫院的發展也有好處。”
唐毅嘴角抽搐,“謝,謝謝洗醫生。”
洗鉛華夾起一筷子菜,“謝什麼,成不成還是兩說了。”
兩人正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一名中年人醫生端著盤子坐在洗鉛華旁邊,“洗醫生,你旁邊這位是咱們急診科來的新人嗎?”
洗鉛華扭過頭,“海濤啊,給你介紹一下,這是唐毅,唐醫生,別看他年輕,外科縫合上可是一把好手!”
劉海濤伸出手,笑呵呵的道,“劉海濤,中午的時候就聽說了咱們急診科來了一名年輕的醫生,半個多小時的時間,縫合了八名患者,比我們這些老人厲害多了,果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啊!”
上午車禍患者送來的時候,劉海濤正在給一名急診患者治療,所以沒有見到唐毅。
唐毅帶著到辦公室趙歡歡縫合,劉海濤才出來。
在唐永明的安排下,也加入到了縫合傷患的隊伍中。
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劉海濤只縫合了兩名患者,相比於唐毅的八名差的可不止一星半點。
有差距,就有比較。
林雅韻在護士圈裡一說,那個新來的醫生多麼多麼厲害,縫合水平可比的住院醫厲害多了,與自身主治的水平差不多。
很不幸,劉海濤就是被護士小姐姐們拿來和唐毅比較的其中一個。
你才多大,就說老?唐毅心理不爽,可還是放下筷子與劉海濤握了握,“我也就外科縫合水平還可以,至於其他方面還要像劉醫生學習。”
相處了一上午的洗鉛華多少知道點唐毅的水平,可劉海濤不知道啊,一副前輩教訓晚輩的口吻,“嗯,外科縫合只是小道,咱們在國醫堂急診除了縫合,急救之外,還得看中醫水平,望聞問切,辯證,開方抓藥不行還是落了下成。”
唐毅點頭,裝出虛心受教的樣子,“劉醫生說的對,我還年輕,希望在今後的工作中有什麼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劉醫生不吝指點。”
劉海濤不置可否的點點頭,“嗯,不錯,小夥子,肯學就好。真到那時候我指正你錯誤的時候,不要不耐煩啊!”
洗鉛華呵呵笑道,“唐毅啊,劉醫生來咱們科室也快八年了,前段時間剛拿到主治醫師資格證,水平還是很高的,以後我要不在,就多去問問劉醫生,知道嗎?”
唐毅心裡嘀咕,八年才拿到主治醫師資格證?在逗我嗎?怕不是專科院校畢業的吧?也不對啊,專科畢業拿到主治醫師資格證也只要七年。這是洗醫生在提醒我,這傢伙水平不咋地?
“劉醫生在醫院呆了八年,想來臨床經驗非常豐富,我一個新人,在急救方面確實欠缺很多。要是洗醫生不在啊,我還真得跟著劉醫生好好學學!”
洗鉛華話裡的正是有這一重意思,另一重意思是告訴劉海濤,唐毅是我罩著的人,你想找拿捏物件,也要分清誰的人。
劉海濤聽明白了洗鉛華話裡的意思,唐毅臉上帶笑,語氣客氣,可話中的意味也很明顯。你也就臨床經驗比我厲害點,我了真遇到問題第一個找的也不是你,自己不要太看的起自己。
只是兩句話的功夫,劉海濤只感覺臉上臊得慌,‘八年拿到主治醫生資格證怎麼了?吃你家大米了。不是所有醫生五六年就能拿到主治醫生資格證的,還有一部分比我還差好不好。再說了,你一個住院醫有資格嘲諷我嗎?你職稱還沒有我高了。’
當著洗鉛華的面,劉海濤也不敢發作,畢竟資歷淺,在急診科更沒有發言權,只能悶著頭,簡單的扒拉了幾口飯,“我吃好了,洗醫生,小唐,我就先走了。”
在醫院裡,一般稱呼某某醫生,或者以姓開頭字尾醫生的職稱。除非同輩相交,才會是在姓前面加一個小字,或者老字。
按理來說劉海濤叫唐毅小唐沒錯,可旁邊還坐著洗鉛華,一個叫醫生,一個叫小唐,兩人第一次見面就這般稱呼,就有種長輩稱呼小輩的意思在裡面了。
洗鉛華看著劉海濤厲害的背影,“劉海濤這人心眼小,嫉妒心強,以後和他少打交道,面子上過得去就行。實在躲不過,該忍忍,不要正面與他發生衝突。你畢竟資歷淺,職稱低,真要有什麼事情醫院不會向著你。”
唐毅頭也不抬,夾了一塊肉送進嘴裡,“知道了!”
這個洗鉛華到底什麼意思?醫院不是等級分明嗎?對我這麼好,難道別有所圖?還是說他知道我是燕南北介紹進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