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初嘗禁果的少年人食髓知味,無休無止的索求一樣。
科研汪們也圍繞著薛旺汪汪叫,只是想要再得到一串肉串。
令人遺憾的是,薛旺沒有想象中的那般嚴格控制肉串的流出速度。
王韜開始有些擔心這種新的激勵方式,又能夠持續多久呢?
不過,他一邊嘴角流油,一邊說這個話,實在是有些沒有資格。
與此同時,薛旺的技藝也開始更爐火純青了起來。
如果說,在剛剛第一次烤串的時候,他所有預判性質的操作,失誤密集的像是王韜腿上的腿毛一般的話。
現在掌握了更多資料的他,預判起來也就更加得心應手了。
不過,任何一個行業都值得仔細鑽研。
包括烤串也是如此。
薛旺最新的發現就是,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科研汪,對於他按照完美情況拷出來的肉串,儘管也算是喜歡,但是卻沒有像是普通肉串那樣喜歡。
如果不是他們的口味出了問題,那麼就是食物的風味物質,不僅僅只有美拉德反應能夠提供。
或許,稍微烤焦的碳化,能夠戳中一部分人的喜好。
不過……
如果根據生物的本質來分析的話,他們能夠喜好這樣的風味,一定是對於他們的身體有用的。
沒錯,人類絕大多數的喜好,與其說是絕大多數人自以為自己就是喜歡不同。
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基因的選擇。
當然了,人類也製造出了一些超出了這個系統的東西。
例如——臭豆腐。
人類,為什麼會討厭臭豆腐的味道。
因為,臭豆腐本質上是食物的一種腐敗。
而在自然界當中,腐敗往往就意味著細菌的大量繁殖。
裡面的有害細菌,輕則使人腹瀉,重則使人去世。
因此,絕大多數生命,問道腐敗的味道,就會拒絕吞食這個食物了。
但是,臭豆腐雖然也同樣腐敗了,但是它裡面卻沒有有害的細菌。
因此,雖然味道讓人討厭,但是一旦吃了,絕大多數人卻還是都能夠接受。
因為,味蕾判斷出了,在這其中,蘊含著對於身體有益的成分。
薛旺想到這裡,烤串的手法就又發生了一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