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顯然會死人的……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其它生命體就無法適應這種環境。
事實上,王韜和他的團隊,正在傾盡全力設計的支原體,甚至放在宇宙的真空當中,都不那麼容易死去。
人類的生命之所以脆弱,是因為它太高階了。
越低階的生命,似乎生命力就越強。
這不是因為它的上限超過了複雜生命體,而是它的短板遠少與複雜生命體。
畢竟,人類可以窒息而亡,可以缺血而亡,可以飢餓而亡。不用所有的器官出問題,只要一小部分出問題,就會導致死亡。
而低階的生命就遠沒有這樣的問題。
因此處於觀測的需要,汪紅旗除了第一個測試點採用手工測量外。
其它的部分,他做了一臺自動測量的測量臺。
這個測量臺由二十四枚加裝了光譜測試儀的高畫質攝像頭組成。
只要球在它的監控範圍內,無論球如何自傳,它們都會準確的統計球上一千九百八十個典型點,以及一百二十萬個普通點的大氣成分情況。
以此來勾勒出星球大氣的變化畫像,雖然短時間內看不出來這項功能到底有什麼用處。
但是,如果當支原體制造成功,生命進化成為了更加複雜的模樣。那麼,氣候的變化就很有必要去觀測了。
畢竟,對於越來越脆弱的生命來說,想要讓他們死去實在是太容易了。
薛旺注視著這套系統編寫完成,作為一個上學時候學過C語言的人來說,當他看到汪紅旗用匯編以及機器碼寫完所有程式的時候,簡直可以用驚為天人來形容。
“我接下來要測量的是星球的直徑、半徑、還有磁場的磁力。可能會比較麻煩,耗費的時間比較長。”汪紅旗有些慚愧地說道。
作為所有實驗核心的薛旺,看著這個敬業和專業能力都折服了他的汪紅旗,“彆著急,慢慢來,一定都能夠測量出來的。
您的工作很有用,就像是醫院裡面的儀器,檢測病人的生命體徵一樣重要。
您在做的一切,可都是在監控一個星球的生命體徵啊!”
薛旺一邊說著,一邊看著這個灰塵少少,讓他感到視野通暢的實驗室。
雖然,這裡的無塵等級並不高,但是相比於外面那種滿是細菌和灰塵的環境,這裡已經是很潔淨了。
這種舒爽的感覺,也是他能夠在這種單調的環境下,在實驗室裡保持愉悅心情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個原因則是,王韜那邊的進展一直較為順利,到現在為止,還沒有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
“我們討論了一下,接下來的實驗可能需要不止一個對照組,接下來要辛苦你了。”王韜將手中的文件交到了薛旺的手中。
接下來的實驗,需要大量的對照組進行測試。
因為,他們雖然是在設計支原體的製造步驟,讓薛旺去執行。
但是,理論上最好用的方法,在實際上卻不一定那麼好用。不管是成功率還是效率,都需要對比才能得出。
而這一階段的成功率和效率,又會決定下一個階段推進的速度。
如今距離薛旺給出的期限還只能下四十九天了,一半多的時間已經過去了。
王韜手下的各個小組,雖然都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的成功,但是卻還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