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不是因為這一天,和劉勝去了一趟城外的緣故;
之後的幾天,天子啟的精神狀態,都較先前好了許多。
次日朝議,也就是天子啟新元三年,秋八月二十日的常朝之上,長安朝堂三讀透過‘全面免除關中今年的農稅、芻藁稅’的決議。
朝議結束之後,朝堂全面免除今年的農稅、芻藁稅的訊息,也以長安為中心,迅速擴散向整個關中。
但朝堂免除農稅、芻藁稅,並沒有讓百姓感到開心,反而是讓整個關中,都逐漸陷入一陣莫名哀愁的氛圍之中。
原因很簡單:朝堂免除農稅,就意味著關中今年的收成,已經糟糕到了‘再收農稅,百姓就要活不下去’的地步;
而免除芻藁稅,則意味著狀況,已經惡劣到那每百畝地繳納三石,總價值不過六十錢的芻藁,都會對百姓造成負擔的程度······
正所謂:有人歡喜有人愁,有人愁,就必定有人歡喜。
對於朝堂免除農稅、芻藁稅,百姓自然是憂心忡忡;
而商人們,卻像是嗅到血腥味的惡狼般,將注意力迅速集中在了這件事上!
這些富豪們的訊息渠道,顯然不是尋常農戶所能比——很快,商人們就得到訊息:關中今年的平均畝產,大機率不會超過二石一斗······
得知這個訊息,又再三確定過訊息來源是否可靠,隨後,關中的商人群體,便陷入了一陣狂歡之中!
因為透過簡單的計算,這些關中的商人便很快發現:關中今年的收穫,根本不足以支撐關中百姓的日常需求!
供應小於需求,就意味著這件商品,理論上具備‘物以稀為貴,價高者得’的特殊售賣方式;
而對於這樣的商業手段,關中的商人們,顯然是無比熟悉······
“我們應該聚在一起,商量一下具體方案!”
“——去找長陵田氏吧!”
“——長陵田氏,有宮裡的路子!”
簡單的交流之後,關中十幾家財產過千萬的大商人,便激動難耐的坐上了馬車,出現在了長陵邑內的田府之外。
而他們要找的人,就是關中剛冒出頭的商界傳奇、長陵田氏當代子侄中的‘翹楚’:田蚡······
·
客堂內,大腹便便的商人們分坐於兩側,嘈雜的交談聲,以及時不時響起的歡笑聲,響徹整個田府上空。
很快,一位商人撥弄算酬的響動,讓其他人下意識安靜了下來。
片刻之後,待那商人將計算結果輕聲道出,整個課堂之內,便又響起一陣暢笑聲。
“我大概算了一下;”
“——過去,關中的畝產,大抵在三石三鬥左右。”
“一畝三石三鬥,一百畝,便是三百三十石。”
“去掉十一石的農稅,每戶農戶,都能得到三百二十石左右的糧米。”
“一戶三百二十石,關中百餘萬戶,就是三萬萬二千石石。”
“而這其中,通常有七千萬石的糧食,會被賣去關東。”
“——換而言之:關中每年,需要二萬萬五千萬石的糧食,才夠關中人吃。”
如是說著,那商人笑意更甚,望向其他商人時,面上更是帶上了些喜不自勝的神情。
“但今年,關中畝產只有二石一斗,即便是免了稅,一戶人家,也不過是二百一十石的產出。”
“百萬戶,便是二萬萬一千萬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