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少初想起唐朝給荔枝保鮮的方法,用一段中空的毛竹,將竹筒剖開,把荔枝裝進竹節裡,再用鐵絲紮緊竹筒,開口敷以黃泥。
待黃泥凝固後再進行運輸。荔枝藏於竹節間,猶如置於密封箱中,最大限度保留了新鮮的口感。然後運往了江南,價格當然也比梨高,秦少初覺得,荔枝的價格,十五文一斤。
當然,隨著這價格,很多人都不願意買這荔枝,不過還是有一少部分人,願意買。畢竟這荔枝十分的好吃。
一日,褚遂良回杭州錢塘老家,突然路過了秦少初他的水果鋪,看見了這水果鋪居然有荔枝賣,心裡有點驚訝,要知道,荔枝這東西,在唐朝十分的罕見,且保鮮也十分的難。
褚遂良走到水果鋪面前,看見了張子濤,“掌櫃,你們這為何有荔枝?”
張子濤看見這人,認出了他就是當朝任諫議大夫、中書令褚遂良,褚大人。連忙放下手中的活,上前道;“褚大人,您好。”
“嗯,你好,請問我剛剛問你的事情,你能告訴我嗎?”
“好的,褚中書令,我們這荔枝,是我們村子裡面的。”
‘’哦,你們村子裡面的,那你們可是自己栽種?”褚遂良繼續問道‘
“是的,褚中書令,確實是我們自己栽種。不過都是我們村子秦公子帶領我們種的,”
‘’秦公子?,”褚遂良,在腦中思索著,發現沒有聽說個這人的姓名。
“那你可否幫我引薦一下,”褚遂良有點客氣道,心裡也有些好奇,這秦公子為何能種植出這麼多的荔枝。
張子濤看著褚遂良,知道褚遂良的為人。猶豫了一下,便點了點頭,“好的,褚中書令,那我就帶你去找秦公子吧。”
張子濤跟鋪子裡的人說了一下,就帶著褚遂良,去往了“百家鎮”。坐著牛車,半個時辰,終於回到了,“百家鎮。”
褚遂良下了牛車,看見村口“百家鎮”這三個字,心裡更加好奇,要知道褚遂良可沒聽說過有“百家鎮”這個名字。跟隨張子濤的步伐,褚遂良還發現,這村子,比一些普通的村子生活還要好。村子的地上也擺放著大米水稻,還發現了一樣自己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
很快,張子濤就帶著褚遂良找到了秦少初,“秦兄,這是是當朝任諫議大夫、中書令褚遂良。”褚中書令,這就是我給你說的秦少初,秦公子”
秦少初看著褚遂良,想起了歷史上面的記載,褚遂良精通文史。隋末時,跟隨薛舉為通事舍人。歸順唐朝後,任諫議大夫、中書令執掌朝政大權。
秦少初在看著褚遂良,褚遂良也在看著秦少初,兩人心中都想著一些事情。
不過很快,秦少初就上前,“褚中書令,你好。”
褚遂良點了點頭,“秦公子,你好。”
“敢問,褚中書令有何事?”秦少初直接進入主題,開口問道。
“是這樣的,秦公子,我對你們如何載種這荔枝的方法十分的好奇,畢竟在當今荔枝這水果,十分的少。”
“哦,那中書令可以跟我一起去看看?”秦少初提問道。
“也好,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帶著褚遂良,秦少初來到果園,看著荔枝,給褚遂良講解著如何種植,如何澆灌,如何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