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時月明中天,明星閃爍!
“迎賓樓”外人影綽綽,卻是雲淡風輕,一片平和,“迎賓樓”內雖然人丁稀疏,卻都是身懷絕技之輩。
在此有膽觀戰,不怕拳風掌風誤傷的,自然是高手,而在這親自捨生忘死,進行惡戰的,更是當世頂尖高手!
樓內燭火被燈罩罩的靜謐安詳,其他物件卻被拳風掌勁,震的發出陣陣聲響,樓頂泥土塵灰,兀自瀰漫飄散。
顧朝辭身子直墮下樓,雙手袍袖運氣下拂,下墮之勢微微一頓,迅即探手按向地板,他手臂暴長,四指在地板輕輕一搭,已然借力重新縱起。
以他的武功,只須有半分可資著力處,縱以單手憑臨萬丈深淵,起身上飛也是等閒之事,面對如此境況,更是不在話下。
而這時也正屬於鳩摩智與蕭遠山,掌刀相交之時。否則兩人都是武學高深之士,由上下擊,顧朝辭非被震下樓去不可,雖不至受傷,但也會損了顏面,陷入極大被動。
蕭遠山、鳩摩智掌力一交,身子一晃之時,就見顧朝辭卻彷彿出雲之雁,已然直竄上來。
這一切都只是電光石火間事,蕭遠山本擬出掌再擊,卻聽一聲歇斯底里的嬌喝:“喬大哥!”
他轉眼一看,正是曾讓喬峰冒著生命危險前去聚賢莊求醫的阿朱,此刻正踉踉蹌蹌撲向喬峰。
他心下一震,目光掃過喬峰滿身鮮血,委頓在地,半天不出聲,這一下好生不安,只怕兒子性命難保,頓時大驚失色道:“峰兒!”還哪有心襲擊顧朝辭。身形一晃,已到了喬峰身邊,將他扶起想要為他輸真氣。
畢竟他知道自家兒子內力深厚,武功超然,縱然中了三記重手,只要未曾當場氣絕身亡,就有可能活下來。
可顧朝辭將一切都看在眼裡,想著“有仇不報非君子,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身子還未落地,便很是憤怒道:“喬峰再是契丹胡虜,人也已經死了,你怎能如此糟踐他的屍體,吃某一拳!”一記“大伏魔拳”斜揮而出。
他嘴上直戳蕭遠山肺管子,手上也不停,這一拳仿如烏雲蓋頂,朝喬峰與蕭遠山兩人鋪蓋而落,招式看似平平無奇,可將兩人都給籠罩住了。拳勁好似怒潮洶湧一般,疾衝而至。除了硬接,別無他法。
喬峰受了自己“九陽神功”、蕭遠山的“般若掌”、鳩摩智的“火焰刀”,如此力道,以他的本事,按理說,定然必死無疑。
可這種人不能以長理度之,要是給你來手“主角光環”,那就說不清了。
而這種情況下,顧朝辭就是要讓喬峰死,不給蕭遠山有一絲救兒子的機會!
如果沒死,那就再死一次!
顧朝辭本就心性狠辣,行事隨心所欲,再加上對所謂天龍人物,沒有一個看的上的。包括喬峰,這個所謂天龍“戰神”英雄。
他對喬峰的豪氣干雲,武功高強,的確有著一絲佩服。但在人格上,根本無法讓他產生由衷的自慚形穢之感,遠遠不及郭靖給他的感覺。
他能為了郭靖,原諒黃蓉給自己帶來麻煩,危及生命;但不會為了喬峰,原諒蕭遠山對自己的襲擊,這就是根源之所在。
在顧朝辭眼裡,喬峰本質上也只是一個純粹的江湖人。他可以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無論是行殺人放火、斬草除根之舉,都認為理所當然。與自己實則沒有什麼區別。甚至在某些方面,還不如自己。
遠遠沒有郭靖那種迂腐、呆愣、沉穩、厚重、大氣,近乎有些傻的品格,可他的這種執著,能讓你可以很放心和他接觸。因為他縱然與伱反目,要殺你,也會光明正大。
喬峰則不然,他城府太深,明明對你恨的要死,想要取你性命,也會裝作若無其事。原軌跡中,小鏡湖面對所謂的大惡人,“帶頭大哥”段正淳,就是如此。
顧朝辭瞭解喬峰,今日與他結上了仇,他若不死,必然要報復,也就沒那麼多講究了!
如此厲害難纏的人物,謹慎起見,只能死道友不死貧道了!
就說當初杏子林之事,顧朝辭若非為了謀求神功,刷刷段譽好感,都懶得搭理這破事。
喬峰最後的自殺舉動,好多人將他昇華成了,一個為國為民的英雄。但顧朝辭卻認為,他只是一個選擇逃避的懦夫而已。
倘若耶律洪基說:只要你蕭峰死,我大遼就退兵,永不侵宋。
那蕭峰毅然決然的自殺,自然是大英雄舉動,無可厚非。
可耶律洪基本就是虛竹、段譽共闖敵陣擒拿的,他身為一國之君,按照契丹規矩,想要贖回自己,已經立下誓言,答應退兵了。
喬峰還能因為對方陰陽怪氣的一句話,你去大宋享受榮華富貴,就選擇了自殺?
這若也算英雄,莫不是個笑話?
這就好比,成吉思汗、忽必烈、蒙哥這些侵略者,也曾對郭靖說過:你是在我蒙古長大的,我們交情很好,你卻為了大宋給你的榮華富貴,來反我?以至於用郭襄威脅郭靖云云之類……
郭靖一聽這話,立馬拔刀抹了脖子,試問,這能算英雄之舉?他還配的上為國為民的大俠?
用郭靖的話說:我郭靖身為大好男兒,一腔熱血為我神州百姓而流,自當以有為之身,誓死抵抗你們這幫打著“弔民伐罪”幌子的侵略者,至死方休!
這才是最打動顧朝辭的地方,也更是讓他永遠拍馬難及的地方。
因為他縱然重生幾次,也永遠達不到這個思想覺悟,更加做不出這種明知不可能,卻還能死而後已的大犧牲。
反觀喬峰最後自盡,實則是他追求的一種自我解脫、自我贖罪,也可以說是一種心灰意冷、一種坦然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