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朝辭運掌成風、力去如山,鬥到此時,他也覺運勁從心所欲,對各種神功秘籍中的一些關竅,也好似豁然明朗、領悟更深。
黃藥師一代奇才,華山論劍時,才四十多歲,武學修為已然登峰造極,是五絕中最為年輕之人,而今功力愈加精純,真可謂功深老辣,穩如磐石,他雖將對方來招,一一化解,但心中益發震駭。
顧朝辭適才與歐陽克相鬥,他看得清清楚楚,單論武功造詣雖屬可觀,但在他眼中,亦不過只算“過得去”而已。
不想這時的顧朝辭,攻勢加劇,種種匪夷所思的招數,沒頭沒腦向自己招呼過來,而且隨著每一招使出,這武功都好似在逐步遞增一般,心下不由嘖嘖稱奇。
黃藥師心念動處,自己所使招數,也益發老辣潑利,只聽得風聲颼颼,掌影在顧朝辭身旁飛舞,掌鋒到處,猶如斧噼刀削一般,已然柔極蘊剛,這正是“落英神劍掌”。
如此一來,顧朝辭漸漸不敵,登處下風。這《九陰真經》中的武功,一旦豁然貫通,招式無滯無隙,但他九陽神功,畢竟尚未大功告成,內力積厚雖厚,但不夠精純,武學中不少精微奧妙之處,使將出來,終究有些似是而非,不能盡臻其妙。
這“落英神劍掌”乃是黃藥師自創的得意武功,豈是浪得虛名?但他鬥到此時,越看越覺,顧朝辭並非只會洪七公武學,有些竟似九陰真經中的招數。
這令他心下甚是不解,他當年得了《九陰真經》上下兩卷,雖未習練,但也遍觀其貌,其中所載武功,對他來說,也不是太過神奇,只是一段怪文,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而今見對方使出《九陰真經》中的武功,雖不能確定,他從何處得到的,但肯定與梅超風無關。她手裡只有下卷,若無上卷紮根基,這小子再是天縱奇才,如此年紀,絕不會有這等造詣!
黃藥師心有思忖,就想著若盡觀其能,或許能夠讓他破解那段怪文難題。但所謂勁由心生、意與神會、身與心合、心到力至。
勁力大小就是由心念控制,他想引著顧朝辭盡展所學,手上自是一慢,內力也是一弱。只過數招,反被顧朝辭壓在了下風。
黃藥師焉能接受如此情況,當下功夫又變,雙手中指連彈,真力“哧哧”作響,上下左右,縱橫捭闔,各種去力、回力揉雜一處,攻擊顧朝辭身上要害穴道。但顧朝辭雙掌起處,掌力左牽右推,將他從四面八方襲來的指力,一一撥開卸去。
黃藥師見他對掌力迴圈牽引之道,掌握都很是精深,不禁尋思:“這小子真的只是看起來這大點?莫不是一個返老還童的老怪物吧?”
顧朝辭在遇上洪七公這種絕頂高手之前,從未輸於任何人,正因如此,雖會聽風辨形之術,但較洪七公這種高手差得太遠。
洪七公又指點顧朝辭,真正的聽風辨形之術,實因真正武學高手,出手往往虛實結合、虛實隨意轉化,又能將內力藏住,不露虛實進行攻擊。這聽風辨形之術,若不到家,往往一招之間,便會為高手所傷。
顧朝辭內功根底強,悟性又高,這一個多月下來,進展自是斐然。黃藥師“彈指神通”再是犀利,內力再是無形,但想傷到顧朝辭,所蘊勁力自是不小,總有風聲可辨,顧朝辭掌法精妙,掌力又厚,自抵擋的住。
轉眼間,兩人又過五十多招,黃藥師先前以八九成功力,盡能剋制得住顧朝辭,可如今想要制人而不傷人,卻發現大不容易了。而自己生平對敵,亦不過以六、七成功力而已。能讓他全力對敵,也就與自己齊名的寥寥數人,心下已然駭絕。
但他乃武林中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於武學之道,更是無所不通,稍加思索便既瞭然於心了,不禁暗贊:“這小子真乃武學奇才也!”
九陽神功、降龍十八掌、九陰真經,三者俱為不世奇功,只消精通一種,使足以橫行天下。
但這三種神功,玄奧精微之處甚多,一般人縱使浸淫終生,也未必能有所成就,若是習之不當,反遭其害。
即使顧朝辭天資聰穎,若想完全融會貫通、大功告成,沒有十年八載,斷無可能。
但洪七公在掌法造詣上,較之黃藥師猶有勝之,不但將自己掌法傾囊相授,也將《九陽真經》中的高妙拳理,以及自己所通拳理,對顧朝辭祥加解釋、傳授。
顧朝辭天賦異稟,對幾種神功,領會益多,至與洪七公最後一戰中,內功、輕功、掌法已漸呈融合之態。
此際得遇黃藥師這等大高手,一番激發之下,更何況他並無傷人、毀人之意,又存有一探究竟之心,此時之作為,與明師指點、傳功、督導,殊無區別。
顧朝辭以九陽神功之心法與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之訣要,一一印證,先前種種幽玄難解之處,大有領悟,種種神功如水乳交融一般,招數之犀利,身法之神妙,豁然天成,一招一式,少了斧鑿痕跡,多了武學大宗匠之手筆。
此時顧朝辭與黃藥師疾轉不已,忽東忽西,倏上倏下,真所謂“瞻之在前,忽焉在後”,顧朝辭將九陰真經中的精妙身法,盡數施展出來,黃藥師身法更是如鬼似魅,奧妙難言。
此時月至中宵,將四下照的如同白晝,穆念慈先前,還能大概看清楚兩人身影,到了這時,兩人本都身著青衣,就見是兩條影子,躥高伏低,彷如有形無質的青煙,根本分不清誰是誰,只覺頭暈腦脹,哪敢再看?
只能不禁替情郎,捏了一把冷汗,兩手手心,都是溼漉漉的,那顆心更提到嗓子眼兒了,隨時都要蹦出來的節奏。
兩人均是出手如電,又過了四十多招,黃藥師心想:“這小子不知走了什麼狗屎運,得了這身內力,而今卻連掌法中最為高深的,迴圈牽引之道領悟到了如此地步,不能再打下去了,讓他打到三百招,若被老叫花知道了,以後哪有臉再見人!”
他身隨心動,內力催發到了極致,當即雙掌飛舞,忽拳忽掌,拳勁掌力攻左擊右、攻前繞後,似實而虛、似虛卻實,腳下也是飛足連踢,似幻似真,這正是黃老邪的“東風絕技”。
這一下情勢突變,顧朝辭接了數招,當即感到口乾舌燥,隱隱不支,就聽黃藥師大喝道:“好小子,再接這招!”
一言甫畢,突然兩掌齊出,快似電閃,當真來無影、去無蹤,而且對方含勁於內,風聲也無,根本不知他要打哪裡。
顧朝辭大驚之下,也是雙掌齊飛,一招“見龍在田”應手而出,掌力洶湧,隨即左跨一步,就是丈餘,以防來招。
但黃藥師只微微一笑,左掌拂出,將顧朝辭這股剛勐掌力,卸向旁處,身形一閃,緊隨其上,右掌徑拍顧朝辭肩頭。
好在顧朝辭出招,留有餘力,右手疾拍,黃藥師腕上脈門。
豈知黃藥師掌勢飄忽之極,掌勢扭動,掌面翻轉,直拂過來,顧朝辭一招擋空,暗叫一聲:“遭了!”腳下一動,再向右側閃,以避對方掌勢,雙掌欲要再出。
但黃藥師如影隨行,掌勢又變,化直拂為斜噼,顧朝辭掌還未及拍出,黃藥師手掌,已然抵在他腹部,覆蓋了“中庭、鳩尾、巨闕”等多處穴道。
顧朝辭一驚之下,神功急催,欲待繼續出掌拒故,卻覺幾處穴道,同時一麻,真氣執行已然不暢,情知對方留勁不發,若他掌力送出,自己神功還未大功告成,臟腑登時震碎。
何況自己縱使神功大成,若被黃藥師這種人物,制住要穴,也萬萬經不住這一掌,只得放下雙手,挺立不動。可也不由佩服:“這天下五絕果然都是名不虛傳,他竟在一招之中,臨時多次變動攻勢,好生厲害!”
其實顧朝辭也是有所不知,黃藥師這一招之中,實乃包含了無數招式之變化,而且就這一招,更是“落英神劍掌”中的絕招,他精研十年,本擬在二次華山論劍時,用以爭勝奪魁,虛虛實實、後招連綿、無止無斷,又豈能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