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唐可以更強 > 第二百零五章:槍(二章合一)

第二百零五章:槍(二章合一) (第2/2頁)

而且,工匠們在新式火槍的槍膛內裝進了一種能夠控制點火的機械裝置。

但是,這種武器只有在近距離,亂槍齊射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出較大的威力。

到了十六世紀中葉,在日本戰場上小放異彩的“火繩槍(Arquebus終於出現。

最初的火繩槍的點火機構是一個簡單的呈“C”型的彎鉤,其一端固定在槍托一側,另一端夾著一根緩燃的火繩。

火繩是經過硝酸鉀或其它化學藥物處理的麻繩捻成的,到了後期,也有用火棉(纖維素硝酸酯拉成絲與浸過蓖麻油的麻繩捻在一起,阿拉伯地區甚至使用“燃水”(石油)浸泡麻繩製作火繩。

彈丸採用鐵或者鉛做成,一般來說,因為鉛軟且易變形,所以在裝填時和命中目標時,都有相當的好處,否則的話,裝填彈丸時,需將鐵彈丸放到膛口,用木鎯頭打送彈棍,推鐵彈進膛,非常的浪費時間。火繩槍發射時,可用手指將金屬彎鉤往火門裡推壓,使火繩引燃點火藥,繼續點燃發射藥。

這樣,射手可以一邊瞄準一邊推火繩點火。火繩槍使用了滑膛技術。

不過,由於其是前膛單發填裝,且彈丸與推進藥分裝,所以其射速非常之慢,大約為30秒一發,而且是經過訓練的高階火槍手。

再者,暴露在外的火繩非常容易被風吹滅或者雨澆滅,射擊非常容易失敗,槍手還需要用火摺子直接去點火繩,所以射擊失敗之後的重新射擊也非常的麻煩。

隨著技術的發展,需要火摺子直接去點火的問題被圓滿解決,西歐的工匠們在槍的後部增加了一個由扳機所帶動的小火炬,這個小火炬在戰鬥的時候一直燃燒著,當需要開槍的時候,就扣動扳機使小火炬向前運動,接觸到前面插著的火繩,而小火炬是用浸泡了蓖麻油的布團揉成,上面燃燒著的火不易熄滅。這樣一來,火繩槍手在射擊失敗之後就不必再重新打火摺子,射擊起來方便了許多。

這種新式的扳機擊發式火繩槍的口徑一般為15至20毫米,管徑比一般為40到45毫米,而最大射程一般為60至80米,它在1543年傳入了日本。

“Musket”火槍——於1500年前後誕生於德國紐倫寶地區的螺旋式線膛的扳機擊發火繩槍,也稱“步槍”(Rifle),由於內刻的膛線有效的加強了槍的準確度,槍管的長度也有所提高,能對彈藥受力後的運動進行較好的導引,也就是說,其最大射程有所提高,到達了200米之多!而且,這種火繩槍還具備了由準星和照門組成的瞄準裝置,所以,準確度大大提高。總之,可謂是槍界一大革命也。

不過,很可惜,由於種種原因,這種線膛火繩槍並沒有能夠廣泛的被採用,只有德意志聯邦中的普魯士,奧地利和巴伐利亞三個比較強大的邦國把它正式裝備了部隊,這也是德意志聯邦內這三個邦國能夠充分壓制漢諾威等小國,以及“威懾“義大利,法蘭西等大國的原因之一。

不過很顯然,這種線膛式火繩槍並沒有傳入日本,直到以後的燧發槍誕生,日本才進行了火槍的換代。

之後,火槍技術又在兩個領域中不斷的發生著革命,一是擊發技術,另一則是彈藥技術。前者的發展,先是在16世紀後期,歐洲發明了一種“火種點火”的方式。

技術原理是,在一個小管裡放一個“火種”或一節短火繩,槍手只是在用槍時才點燃火種,不至於因槍上都帶一條點燃的火繩而在夜間暴露目標。

“火種”式火繩槍就是後來隧發槍的先驅。而燧發槍則在不久後的十七世紀由是法國人發明。

它的基本結構如同打火槍,即利用擊錘上的燧石撞擊產生火花,引燃火藥。燧發槍的平均口徑大約為13.7毫米,由於還沒有發明後裝彈式火槍,所以這對當時的彈藥裝填技術做了很高的要求。

按以前的裝填方法,裝填彈丸時,需將彈丸放到槍口,用木鎯頭打送彈棍,推槍彈進膛,這是非常費時間的,在戰場上,就意味著浪費生命。

後來,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槍械師創造了一種加快裝填法,使用浸蘸油脂的亞麻布或鹿皮片包著彈丸,裝入膛口,減少了摩擦。這種方法不僅加快了裝填速度,而且起到了閉氣作用,精度隨之提高,射程也提高了。

如果說燧發槍的出現標誌著純機械式點火時代技術的結束,那麼隨之而來的爆炸式點火技術就是瞬間點火時代的開始。

首先進行爆炸式點火技術激發試驗的是一個名叫亞歷山大·福希斯的蘇格蘭牧師。

福希斯開始用的是器皿裝雷汞粉。後來把雷汞粉鋪在兩張紙之間。在進一步製作了紙卷“火帽”,這種發明大大加快了槍械的發射速度。

1808年,法國機械工包利應用紙火帽,並使用了針尖發火,1821年,伯明翰的理查斯發明了一種使用紙火帽的“引爆彈”。

後來,有人在長紙條或亞麻布上壓裝“爆彈”自動供彈,由擊錘擊發。這樣一來,擊發槍就更完善了,到了19世紀,針刺擊發槍也誕生了。

其最早出現在1840年,是德國人德萊賽發明的,故又稱為德萊賽針刺擊發槍。

其技術特徵是,彈藥從槍管後端裝入,並用針擊發火。

這種武器首先由普魯士軍隊裝備,在普魯士的三次王國統一戰爭中,其大放異彩,令丹奧法三國騎兵聞槍色變。與擊發技術的發展同步的是裝彈技術的發展。

在1840年的鴉片戰爭中,英軍標準配備的是著名的BROWNBESS前膛裝藥的滑膛燧石火槍,並非英軍上尉派垂克·佛格森於1776年就發明成功的後膛裝彈來福槍,該“佛格森”後膛裝彈來福槍是佛格森上尉在參加英軍鎮壓1776年的美國獨立戰爭中,在美國的前膛裝藥的肯塔基式線膛來福火繩槍的基礎之上研製成功的。

英軍曾生產了100支這種新槍,裝備了由他本人率領的一支百人隊伍,有效射程提高到200米,最高射速每分鐘六發,但因他本人戰死,這種槍一直到1853年也沒有在英軍中推廣。

李中華最想要研製出的,就是這一種槍,雖然說後面的制松技術更好,但以大唐現在的能力,是不可是製造出這麼精良的槍。

在文武百官的眼中,現在製作出來的這一批槍,似乎威力很大,但李中華卻並不滿意。

不過飯要一口一口的吃,什麼事情都要經歷長時間慢慢的發展,李中華只能希望他們再接再厲,爭取儘快的提升製作槍支的技術。

不過現在試驗成功的槍,已經具備了不錯的殺傷力了,可以生產一批這樣的槍,裝備到軍隊中,用於實戰了。

這槍好不好用?威力如何,只有到戰場上,才能夠發揮出來,也才是檢驗的最好辦法。

想到幾天之前才剛剛收到的奏報,靺鞨人竟然這麼快的速度,就從東北各民族的混戰中崛起了,是時候準備出手,制止靺鞨人的勢力發展了。

喜歡大唐可以更強請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強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說: 大明國醫:從九族危機到洪武獨相 退婚後,太子他忽然對我圖謀不軌 超級讀者系統 大唐太子:開局硬剛李世民 無限之園 校花的貼身奧特曼 終末之城 一片孤城萬仞山,春風再度玉門關 主角光環奪回計劃 你應喚我一聲小叔 全城黑心酒樓都被我罵倒閉了 全家一起穿,反派瑟瑟發抖 反派崽:這個家沒我得散 女知青帶夫回城 寵妾滅妻?將門嫡女開局休夫 對照組知青在年代文裡吃瓜 巫女[無限] 異世界中餐館 惡婆婆重生後,全家崩劇情了 扮演黑月光後男主更瘋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