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崔景浩命人將敵方的來使帶了過來,他倒是真的想知道,靺鞨大軍遲遲沒有攻城,到底打的是什麼算盤?
等到大祚榮來到面前的時候,崔景浩憑著自己看人的眼力,打量了大祚榮一陣,便覺得對方絕對不是一個普通的使者。
在崔景浩打量著大祚榮的時候,大祚榮同樣也在打量著崔景浩,畢竟是兩軍即將交戰之時,對敵瞭解多一些,更有利於制定出一個更好的作戰計劃。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這是大祚榮在長安留學時,從一本名叫《三國演義》的書中看到的。
大祚榮自從看到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之後,便深深的為之著迷,尤其是書中所描寫的那些計策。他對三十六計可是花了很長的時間去研究,越是研究,便越是覺得受益良多。
此次之所以可以這麼快速的,拿下契丹和奚人等部,並打敗強敵突厥,大祚榮心裡一直以為,是他巧妙的運用了三十六計。
“早聞崔將軍大名,尤其是崔大人以一已之力,死守建安城時,就連大唐的太宗皇帝李世民,都對崔將軍幹拜下風,實在是令鄙人敬佩不己呀!”
大祚榮突然笑了起來說道,至於一般使者要施的禮節,完全沒有做,僅僅只是拱了一下手而已。
“太宗皇帝可是天下共主,天下人都要尊重他一生天可汗,豈是崔某能比的,你靺鞨族人的首領大乞象,都是受大唐天子冊封的,現在你們靺鞨人競敢對大唐用兵,真是好大的膽子。”崔景浩歷聲的喝道。
“哈哈哈哈……!好一個天下共創,大唐佔據著天下最繁華的中原之地,最肥沃的土地,過的是最富裕的生活,憑什麼我們這些人,就應該世代受窮,就應該生活在這苦寒之地。”大祚榮狂笑著大聲的說道。
“天下是強者的天下,大唐強大,這天下便是大唐的,靺鞨強大了,這天下同樣可以是靺鞨人的天下。
崔將軍,我們的首領大乞象說了,崔將軍是高句麗的英雄,曾經為了建安城的百姓安危,不得不歸順大唐。
如今我們靺鞨大軍來了,希望崔將軍可以象上一次一樣,選擇歸順於我們靺鞨。
漢人有句話叫做是識時務者為俊傑,為了這遼東的百姓,免遭生靈塗炭,死於戰火之中,還請崔將軍三思而後行。”
“大唐本就是天朝上國,既便是高句麗強盛時,高句麗王也要接受大唐的冊封,崔某歸順大唐,也沒有什麼不妥。
高句麗強盛時,靺鞨尚且依附於高句麗,你們那裡來的勇氣,會認為我崔景浩,會願意歸順於你們靺鞨,苟且偷生。”
當初崔景浩之所以向大唐投降,本就是萬般無奈,這才不得不歸順了大唐。
但大唐畢竟是中原之主,天朝上國,歸順大唐崔景浩還是可以接受的,況且崔景浩的祖先,本來就是來自中原地區,嚴格的說,崔景浩的身上,也流著漢人的血脈。
但是,崔景浩可以歸順大唐,卻不等於他也會願意向靺鞨人投降。
相比於大唐,崔景浩根本就瞧不起靺鞨人,在崔景浩的眼中,靺鞨人就是一群野蠻人,若是天下落在靺鞨人手中,絕對會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
“崔將軍,若是你一意孤行的話,你就不怕兵敗之後,破城之日,大乞象會下令屠城嗎?”
大祚榮被崔景浩的話給氣到了,感覺自己受到了很大的羞辱一下,不由的陰沉著臉,出言威脅道。
“你敢威脅本將軍,信不信我現在就殺了你?”崔景浩氣的拔出了身上的刀,指著大祚榮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