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華的皇位還沒有坐穩,不好的訊息便一波接一波的傳入了長安。
中華元年一月,粱王李惜在岐州封地豎起了反旗,宣佈李中華為大唐的叛臣,人人得而誅之,並稱長孫皇太后是大唐的罪人,把大唐江山葬送給了外人。
中華元年二月,蔣王李惲也豎起了造反大旗,並且迅速的攻下了周圍的幾座州城。
中華元年三月,有將不過李之稱的河間郡王李孝恭,也宣佈李中華這個皇帝無效,自立為王了。
……
追隨河間郡王造反的老將不少,特別是那些李氏宗室中人。
李中華還沒有做皇帝時,就致力於推行的體制改革,就嚴重地損害了這些人的利益。
那個時候,他們還可以抗爭一下,李中華在他們面前,也不敢表現的太強烈,多少會給大家一點面子。
可現在李中華都已經是皇帝了,體制改變肯定會徹底的實施下去,他們的利益,眼看著就要保不住了。
這個時候有人造反,他們當然也要放手一搏了,投靠己經造反了的幾位王爺,也就順理成章了。
大唐江山一時之間陷入了風雨飄搖之中。
好在李中華在登基之後,便已經預料到了這種情況的發生,下旨命令薛仁貴,停止對高句麗的進攻,並且退守鴨綠江邊。
又命羅通率十萬兵馬回師長安附近待命。
同時,又下令在蘇毗國駐軍的程處弼,秦守道,各率十萬人進入山南道待命。
至於保衛宮中的力量,更是大量的調派了自己招募的中華護衛軍,只有自己人才是最值得他信賴的,也是最放心用的人。
儘管實際發生的情況,要比他預料中還要嚴重一些,但之前的有所準備,還是讓他可以從容不少。
由於有了充足的準備,不管是哪裡豎起了反旗,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派兵馬猛撲過去,迅速的進行平叛。
儘管李中華以這種方式,突然之間就成了君臨天下的皇帝,令天下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但無法否認的是,他現在已經是正統的大唐皇帝了,代表的是整個大唐。
別的人再怎麼鬧騰,打著正義的旗幟,但反賊就是反賊,所以號召力很有限,至少老百姓們有自己的分辨能力,不會盲目的跟著這些人造反。
現在的大唐,經過了貞觀幾十年的發展,所謂的貞觀之治可不是白叫的,民間的溫飽問題基本上己經解決了。
由於工商業的興起,為朝廷貢獻了大量的稅收,所以老百姓們肩上的擔子都輕了很多。
加上李中華登基之後,更是傳旨天下,大幅減少老百姓的農業稅,並且宣佈在未來還會逐漸的減少農業稅,以後更會有望實現完全的免除農業稅,朝廷的中央財政甚至有可能出錢補貼老百姓種田。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況?簡單的解釋就是以後種田,很可能一點稅都不用交,朝廷還會給種田的農戶一定的錢,用來補貼農民的收入。
這樣好的皇帝,老百姓當然要擁護他了,為什麼要去反他呢?
至於說什麼這個皇帝的身份不正統,這和老百姓有什麼關係嗎?誰對老百姓好?老百姓當然就擁護誰當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