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倍月票中,求月票,求推薦,求訂閱)“老爺!這些年你一直都在外面,夫人又不喜歡操心生意上的事情,老爺把管理家中生意的事情,全壓在妾身的肩上。
雖然說我們家的生意很好,根本不用擔心沒有生意做,可是僱傭的人多了,這每天的花銷,也是像流水一樣,上交朝廷的稅銀,每個月就是一大筆的錢。
老爺又經常都需要大筆的花錢,妾身不省著點花,那還得了,到時候剩的錢少了,或者哪一天老爺開口要花錢的時候,家裡又拿不出錢來,那妾身又該怎麼向老爺交代。
再說那些賣身為奴在我們家的人,妾身雖然對他們,算不上非常的大方,但也絕對不算小氣,和別的府中的下人相比,他們過的日子,已經像是在天堂一樣了。”
這麼多年辛辛苦苦,為了幫老爺賺錢,任勞任怨的管理著家中的事務,只不過是對老爺,將重心遷移到金州來,有些不同的意見罷了,卻被老爺給訓了一頓,武則天也是倍感委屈。
李中華也尷尬了,覺得自己似乎是真的有些過分了,原來武則天這麼小氣,這麼貪財,都是被自己大手大腳的花錢給逼出來的。
剛才自己競然還好意思,對人家一通訓示和說教,還怪人家小氣,也難怪武則天會有點怨氣了。
李中華將受了委屈的武則天,擁入懷中,表達著自己的歉意。
武則天的眼光,只侷限於長安的繁華,對於將生意的重心遷到金州來,一時無法理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陸地上的絲綢之路,一路上需要經過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跋山涉水都是好的,進入沙漠才是危險最大的。
逢山要擔心山賊,逢水又怕遇到水毀,沙漠草原之中,馬匪也不在少數,雖然利潤很大,但卻是令人提心吊膽,說一句毫不誇張的話,那些商販都是在拿著命換錢。
如果能夠開闢出一條海上的絲綢之路,安全問題便可以迎刃而解。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途經國家,具體是這些,主要是由泉州或廣州開始啟航,在途經海南島、環王國,門毒國、古笪國、龍牙門、羅越國、室利佛逝、訶陵國、固羅國、哥谷羅國、勝鄧國、婆露國、獅子國、南天竺、婆羅門國、新度河、提羅盧和國、烏拉國、大食國、末羅國、最後到達三蘭國。
海上絲綢之路,是在兩漢時期便已經形成的,最初其實走的不遠,且都是沿著海岸線行走的。
基本上都是走今天的越南,朝鮮,日本,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東南亞的沿海國家。
隋唐開闢的航線較遠一些,到了伊拉克的巴格達,以及伊朗地區。
歷史上,宋朝大力發展商業貿易,陸上絲綢之路,因為北方和西域,都掌握在遼國契丹人手中,需要向遼國交納很重的稅,所以開始嘗試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
並且除了大量的絲綢之外,更多的運載大量的瓷器,經由海上絲綢之路,賣到東南亞國家,回程的時候,又運載大量的東南亞國家盛產的香料,回國售賣,來回都不放空,所賺取的利益更加的豐厚。
所以海上絲綢之路,也經常被人們稱為海上瓷器之路,甚至是海上香料之路。
南遷之後,海上的絲綢之路變得更加得重要起來,並且不斷的開發出新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航線,越走越遠,一直到了非洲的好望角,西歐的英國和法國等地。
李中華當然也可以從廣州,或泉州走海上的絲綢之路。
不過既然自己在遼東做節度使,當然是在遼東找一個地方,建成港口城市,開發出新的海上絲綢之路了,跑到廣州和泉州去,那豈不是捨近求遠。
就算是從長安把貨物運到廣州或泉州去,那也是要花費很大的力氣。
在金州生產,直接在金州裝船出發,才是更加划算的方式。
好言的安慰了一下武則天,有簡單的解釋了一下,將重心轉移到金州來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