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康定府衙大擺酒席,慶祝李恪當上了太子,也是為他餞行。
酒後,太子李恪又拉著李中華秉燭夜談。
“中華,你是一個非常有大才華的人,雖然我現在已經被封為太子,可回到京城中,仍然是勢單力孤,你可有辦法教我。”
李恪雖然己經是太子了,但在李中華面前,不僅沒有因為身份的變化,而變得自大了起來,反而把身段放得比以前更低。
“太子殿下多慮了,現在你已經是太子了,朝中的大臣也好,文武百官也罷,只要他們不傻,是一定不敢對太子不敬的,難道他們不怕,以後你這個太子登基之後,會報復他們嗎?
不過太子殿下回京之後,也不要太過於張揚,行事不可高調,只需要韜光養晦就足矣。
陛下因該很快就會有大動作了,倒時候便是你表現治國才能的機會了。”李中華心裡有數的說道。
“什麼大動作?怎麼會有我表現治國才能的機會,難道父皇會離開京城一段時間?”太子李恪驚訝的問道。
“這也只是我的猜測而己,最多過上二年時間,朝廷就會對盤踞在東北的高句麗用兵,並且很有可能會御駕親征,到時候肯定是要讓你這個太子,坐鎮長安負責監國,那個時候不就是你表現的機會嗎?”李中華笑著解釋道。
“父皇遲早會對高句麗用兵,這我也知道,可是朝中有那麼多的將領,那裡需要父皇御駕親征。”太子李恪搖了搖頭說道,顯然是不太認可李中華的推斷。
“我不是己經說過了,這只是我的猜測而已,總之你只要小心一些,不犯什麼大錯,太子之位就一定可以坐隱,所有你根本不用擔心,朝中的大臣會對你怎麼樣。”
其實太子李恪很想說,讓李中華隨他一起回京,只是他也知道,李中華身為康定府的大都督,沒有奉詔,是不能回長安的。
長安的趙國公長孫無忌,雖然揣測到了,李世民可能已經知道了,刺殺兩位皇子的刺客,幕後指使者就是自己,但他並不幹心,就這麼認輸了。
在長孫無忌想來,如果讓李恪坐穩了太子之位,將來繼承了皇位,在得知自己曾經派人刺殺過他之後,是絕對不會放過自已,也不會輕饒了長孫家族的。
所以,他和太子李恪,已經是不可調和的關係了,不是他死,就是自己亡。
長孫無忌一一上門拜訪了,當年同屬秦王府一脈的老兄弟,想讓他們一起,同時上奏,請求陛下推翻李恪的太子之位。
只是從秦王府出來的人,那一個都不是省油的燈,用老奸巨猾來形容他們也不為過,又怎麼會看不清楚現在的形勢?
而且,正如趙國公長孫無忌所擔心的那樣,世上根本就沒有不透風的牆,有關趙國公長孫無忌,為了扶自己的親外甥晉王李治,登上太子之位,不擇手段的派出刺客,企圖刺殺太子李恪的訊息,在皇帝李世民的有意洩露下,早己經傳到了這些人的耳中。
大家都已經看明白了,這一次陛下是鐵了心的要讓太子李恪,成為儲君,這可是未來的皇帝呀!誰吃飽了撐的,會想著去得罪他,那不是老壽星吃砒霜,找死嗎?
誰都不是傻子,所以趙國公長孫無忌,註定是要失望的。
喜歡大唐可以更強請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強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