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華並不知道,朝廷己經決定出兵了,牛進達的先鋒軍,己經在趕來的路上。
此刻,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十八萬大軍,前鋒己經抵達了白蘭國境。
事前,李中華命令薛仁貴撒出了己佔領的土地,重新防守在白蘭與吐蕃交界的地方,以金沙江為防線。
不過,己佔領過的地方勒令整個部族遷入白蘭,党項境內,絕不留給吐蕃。
這些民族過的大都是遊牧生活,對於這些遷徙,習以為常。
儘管很多人並不想遷徙,但很多家庭的兒子,都己經加入了松州軍,繼續留在那裡,恐怕會遭到吐蕃的瘋狂報復。
李中華之所以要退出己佔領的地方,當然是有他的想法,朝廷畢竟和吐蕃還沒有翻臉,自己先下手為強,搶奪了吐蕃的地方,畢竟有些失禮。
現在自己退出已佔領的地方,寧衛的是大唐的領土,內附於大唐的白蘭和党項諸部,相比於吐谷渾的地位,又高了許多,各州的官員任命,都由大唐皇帝所封,朝廷不僅向他們徵收賦稅,也可以抽丁入伍。
雖然這些都只是象徵性的,但不能否認的是,白蘭和党項的確是屬於大唐的領地。
大唐的兵保護大唐的領地,說到哪裡都是自己有理呀。
如果吐蕃帶兵來攻,那就是你吐蕃公然的挑釁大唐的威嚴了,這個時候朝廷出兵,攻打你吐蕃,那就有理有據了。
吐蕃贊普松贊干布領兵趕到金沙江邊,看到大片的土地上,都已經荒無人煙了,心裡那叫一個氣呀!
安營紮寨之後,兩軍隔著不算很寬的金沙江,力氣大的勇士,一箭都能射到對岸去了。
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軍中大帳內,對方攻打對岸的白蘭,意見是非常的不統一。
不少的大臣,俱都反對攻打對岸,認為這是在公然的挑釁大唐,後果十分的危險。
“本贊普意己決,必須攻佔白蘭和党項,以報復大唐的侵犯。”松贊干布沉聲的宣佈。
“萬萬不可啊!大唐之威,不是我吐蕃現在能夠抗衡得了的,三年前的吐谷渾,軍事實力何等強盛,不過一年時間,就被大唐軍隊所滅,老臣肯請贊普三思,收回王命。”
“休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吐谷渾豈是可以和本贊普的吐蕃能比的,不打敗大唐,如何讓大唐看到我們的實力。”
“贊普,你這樣一意孤行,是要葬送整個吐蕃。”
“混帳,來人,把這老東西拖出去砍了。”
“慢著,不勞贊普派人動手,老臣自己了斷就是,只盼贊普莫要呈一時之勇,葬送了好不容易攢下的大好基業。”
說完這位老臣自己抽出了身邊護衛腰間的刀,往自己的脖子上一抹,鮮血狂湧,倒在了地上。
一位大臣倒地之後,松贊干布馬上命人將屍體拖了出去。
這個時候又有幾位大臣同時站了出來,肯求贊普不要和大唐開戰。
松贊干布早己下定了決心,自然是不會答應這些老臣的。
松贊干布一聲令下,開始了渡江作戰。
這一處的金沙江,雖然江面比較寬闊,但江水並不深,騎馬過河並不是什麼問題。
只是松州軍和蘇毗復國軍,又豈會眼睜睜的,看著敵人渡河,弓箭手早己經準備好了。
在吐蕃兵馬進入了射程之後,萬箭齊發,閃避不及的吐蕃兵,紛紛中箭落馬,既便水淺淹不死人,但被戰馬踩上幾腳,你也活不了呀!
在戰場上衝鋒的時候,落馬基本上與死亡無異。
吐蕃兵一邊渡河,一邊也在馬上搭箭反擊,但相比於岸上的松州軍,明顯處於弱勢。
吐蕃贊普松贊干布事前當然也知道,渡江作戰對己方會很不利,可是對方只有五六萬人馬,自己這邊有十八萬人馬,他根本就不怕,他相信最後的勝利,一定會是屬於自己的。
很快,松贊干布就看到了,前面渡江的兵馬,己經開始上岸了,對大唐的防守,展開了衝殺,松贊干布的臉上,露出了一副勝券在握的笑容。
突然,一支隊伍從吐蕃營地的左冀,衝殺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