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到了元宵佳節,過完元宵節,這年才算是過完了,這個年代雖然沒有煙花可放,但並不妨礙賞燈賞月。
而且元宵節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據說是在漢武帝時就己經確立了。
元宵節在古代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天官節,元夕或燈節,吃過了晚飯之後,大家的性質都很高,便提議一起去逛花燈。
今天的長安大街上的人流很多,朝廷整晚都不宵禁,並且城門都大開著。
儘管如此,李中華帶著十幾個女人逛街的場面,仍然讓人眼前一亮,想要低調都不行。
大街上到處都是花燈,上面貼著一張張的紙條,紙條上寫著一首首的燈謎,只要猜中了燈謎,便可以取走這盞花燈。
雖然燈謎不是那麼容易猜中,但因為圍觀的人太多了,所以仍然是時不時的有人猜中了燈謎,在一陣興奮中取走了花燈。
一幫女人個個都是讀過書的人,猜燈謎這種遊戲,對她們來說,難度根本就沒有多大。
很快,十幾個女人手中,便都多了一盞花燈,就剩下了李中華一個人,兩手空空的什麼也沒得到。
倒不是李中華故做清高,而是他還真的是不太擅長這些。
每一個燈謎,基本上都是一首古詩,儘管長安城裡很多人,都在傳說,李中華是一個大才子,但只有李中華自己心裡清楚,自己的肚子中有多少墨水?
所謂的經典詩詞,不過是他剽竊了古人的作品,每一首能夠流傳千年的詩詞,自然就是經典的了。
這些燈謎可沒有千古流傳下去,每一個時代的燈謎都是各具特色,根本就不一樣,何況李中華的腦子裡,也沒有記下多少燈謎。
至於古詩詞,一個原因當然是李中華喜歡了,其實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因為他曾經報名參加過央視的中華詩詞大會。
為了不至於輸的太難看了,李中華可是下過一番苦功,把很多的經典唐宋詩詞都背熟了,不說太多,三二千首古詩詞,他還是可以做到張口就來的。
在大唐這個時代,什麼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白居易等人,都還沒有出生呢!誰要是敢和他比寫詩作詞,那對方絕對是死得很難看的。
至於現在猜這些燈謎,雖然有幾個燈謎,自己也猜中了,但因為不敢確定是對的,所以便只有假裝清高了。
這時候,突然發現前面圍著很多人,那裡人多人氣旺,很多人就喜歡往那裡鑽,自古以來都是人的通病。
幾個女人也不例外,都對前面充滿了好奇,吵著要走快點,過去看看那邊到底在幹什麼。
李中華的脾氣一向不錯,十幾個女人,除了徐小蘭大一些,其它人都來滿十八歲,放在後世就是還未成年的小蘿莉,剛剛初中畢業的學生妹。
就算這個年代的女人再怎麼早熟,活潑好動的心性,也並沒有完全的消失。
走進人群中一看,願來也是在猜燈謎。
只是,這個燈謎的獎勵未免太大了,難怪吸引了這麼多的人看熱鬧。
圍觀的人中,有很多的讀書人,還有不少的官二代,權二代,富二代,最令李中華驚訝的是,裡面居然還有一個皇二代,太子殿下李承乾。
說起來,李中華己經有很久沒有見過太子李承乾了,沒有想到,會在今天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