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吳理是否可以放心的使用,李中華並不是太擔心,他早就在長安大酒樓開業之前,便培訓了一班專業的財務人員,還有倉庫管理人員。
雖然這些人放在後世的企業中,根本就是業餘的,根本就不夠看。
但放在這個時代,絕對就是最專業的。
他們會製作計帳表格,財務週報,財務審批,嚴格把控每一筆錢的支出,掌握了阿拉伯數字的運用,每天的進帳和出帳,都會製作成財務報表,令人一目瞭然。
只要派注兩名財務管理人員,兩名倉庫管理人員,基本上就可以掌控酒坊的運作了。
而且還會把蒸餾酒的裝置,和老工人一起,轉移到這邊酒坊來,新舊工人混合,吳理如果敢不安份,是一定會露出馬腳的。
這並不是說李中華對吳理,就一點都不相信,這只是一種管理手段,防患而未燃。
至於上萬斤的果酒,李中華當然也不會浪費了,他吩咐吳理封存好,不準隨便浪費了。
要是不吩咐的話,吳理還以為這些酒沒什麼用。
被工人拿去喝掉了倒也無所謂,要是被吳理命工人倒進河裡面,處理掉了的話,那李中華就真的會心痛了。
一切彷彿都己經走入了正軌,中華新酒的名氣,也在迅速的擴散開來,尤其受到一些西域人,突厥人,高句麗等人的喜愛。
漠南和漠北,高句麗人,他們生活的地方,都是苦寒之地,特別是漠北之地,六月飛雪也不是很奇怪的事情,一年有一半以上的時候,都是冰天雪地,苦寒之地。
中華新酒喝下去之後,能讓人感到火熱,抵抗寒冷,這比什麼都強。
很多人想要販賣中華新酒,可是李中華一直以產量有限為由,拒絕了客商的請求。
李世民更是下過聖旨,命令李中華,不得私自生產醫用酒精,賣給朝廷以外的客商。
只有保證物品的稀缺性,才能保證利潤的最大化,李中華又豈會不明白這個道理呢?
不過,如今隨著產能的擴大,只是依靠長安大酒樓消售,已經無法滿足了。
儘管要賣,也不能放在長安賣,長安城內,有自己一家長安大酒樓賣,就足夠了。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招代理商了,可惜的是,這個時代並沒有什麼報紙,電臺,電視,五聯網,想要投放什麼廣告,都沒有辦法。
等等!李中華的腦子裡,突然靈光一閃,沒有報紙,自己辦一家不就有了嗎?
想到就做到,辦一份報紙,既便在這個時代,也不是什麼難事。
李中華找到了上次刻印廣告宣傳單的老闆,把自己的來意一說,那老闆苦笑著搖頭拒絕了。
印刷坊的老闆姓畢,叫畢章,世代做的都是雕印工匠,他說道:“按照公子的說法,每天都要印刷一份不同的報紙,而且每天印刷上萬份,誰也做不道。
刻印文章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一個老師付,一天能雕刻多少字,都是有定數的,公子不懂我們這一行的辛苦,不說也罷。”
李中華恍然大悟,明白了畢章的意思,這才想到了,這個時代還沒有發明活字印刷,每一個字都需要工匠們雕刻好,想印刷報紙,那怕是一個月只出一期,恐怕也難以做到。
不過李中華是從後世過來的,他對畢章說道:“我有一種辦法,或許可以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