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己經想到了辦法,並且已經找到了關鍵的藥物嗎?”李中華不知道歷史上,長孫皇后死之前,孫思邈是否趕到了長安,所以才會有此一問。
“藥物雖然找到了,只是為師沒有料到,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皇后的病情變化的太大了,那道藥方對皇后的病,己經沒有什麼作用了,寒氣己經侵入了她的經脈內腑之中,非藥力可以企及。”孫思邈搖了搖頭,很是黯然的說道。
縱然孫思邈醫術通神,但藥醫不死病,佛渡有緣人,這或許就是長孫皇后的命中定數。
“對了,等下如果陛下詢問你皇后的病情,你只需推脫到為師的身上就是,千萬不要應承陛下什麼,更不要大包大攬的保證什麼,只說資歷尚淺,一切唯師父拿主意。”孫思邈關切的說道。
儘管李中華想出了用牛痘來預防擄瘡,用所謂的灑精來為皇后降溫,也開出了像模像樣的銀耳連翹湯,但孫思邈還是覺得,李中華畢競還是個少年,閱歷尚淺,應該不會有什麼別的良方,可以治癒長孫皇后。
兩人雖然認識的時間不長,成為師徒的關係更短,但孫思邈卻是從心裡欣賞李中華,毫不吝嗇的把自己所會的一切,都教會給他。
現在患者是長孫皇后,孫思邈不得不擔心,李中華如果陷的太深,一旦長孫皇后不治而亡,會遭到牽連,皇帝一怒之下,殺太醫,或降罪於太醫的例子還少嗎?
李中華顯然感受到了,孫思邈對他的拳拳愛護之心,不由的大受感動,想說出去的話,也不好再說出去了。
李世民散了早朝之後,便馬上回到了長孫皇后的寢宮立政殿,迫不及待的尋問起了長孫皇后的病情。
“陛下,皇后的病己入臟腑,恐怕是……,恕貧道無能。”當斷必斷,否則只會反受其亂,越是隱瞞,一旦長孫皇后病逝,皇帝的怒火只會更大。
考慮再三,孫思邈沒有迴避,而是實情相告,雖然皇帝可能還是會很生氣,但至少不會馬上降罪下來。
“孫道長,連你也沒有辦法嗎?你可是孫神醫啊!神仙一樣的人,你連死人都能夠起死回生,又怎麼會救不來朕的皇后呢?”
李世民原本是滿心的歡喜,有了許神醫,又有一個連擄瘡都能想到辦法對付的少年天才神醫,皇后這回應該可以康復了吧?
況且昨天李中華己經露了一手,把皇后發熱的症狀給壓下去了,李世民的心裡,又多了很多的信心。
可是現在,對他寄予厚望的孫思邈,卻告訴他,皇后的病己經嚴重到了連他也沒有辦法了,李世民就好像是在寒東里,被人潑了一腦袋的冷水一樣,心裡拔涼拔涼的。
雖然孫思邈並沒有說透,但李世民又不傻,自然己經聽懂了孫思邈的言下之意。
“皇后還有多久時間?”連孫神醫都說了沒有辦法,李世民實在是不知道,還能找誰來挽救自己的皇后。
現在他只想放下所有的事情,陪在皇后的身邊,什麼事情不聞也不問。
“皇后內腑的炎症,應該己經很嚴重了,貧道會設法減輕皇后的病情,但就算是如此,貧道預測最多也就是走完這個月了。”孫思邈並不樂觀的說道。
意料之中的風暴並沒有發生,孫思邈被留在了皇宮中,隨時關注長孫皇后的病情。
李中華則是被太監高德超送出了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