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不是在挖苦西班牙人,而是真心想提供幫助的!
作為一個誠實守信的商人,他當然能看出法國和西班牙所達成的“婚前協議”中的漏洞——瑪麗亞.特蕾莎所放棄的繼承權是和所得的補償掛鉤的。如果腓力四世不能支付補償,那麼這份“婚前協議”就是無效的。
“大議長!”斯皮諾拉侯爵看了一眼約翰.德.維特,沒好氣的說,“你認為堂堂的西班牙王國會連50萬埃居都拿不出來?”
約翰.德.維特鬆了口氣:“那就好......那就好,願天主保佑那對新人。”
......
“大使先生,有個好訊息!西班牙人同意東印度公司的帆船進入阿卡普爾科港了!”
巴黎郊外,凡爾賽鎮的大明使館內,大明駐法蘭西、荷蘭、英格蘭三國大使李少遊在第一時間,就從荷蘭東印度公司董事布魯斯.迪門那裡得到了荷蘭打通太平洋航線的訊息。
在過去的兩三年中,大明方面一直想讓荷蘭奸商參與到太平洋海運中去。
雖然大明有自己的太平洋航運商行和太平洋客運商行,也有一些從事太平洋航運的小船東。
但是太平洋上的運力還是不大夠用,而運力的瓶頸則是兩個,一是護航力量不足——大明的太平洋航運是不能沒有護航的,因為從美洲灣返回得走赤道暖流帶,這就得從新西班牙附近的海域透過,沒有護航太不安全了。
二是缺少能跑太平洋的船長和資深海員——跑近海一回事,跑太平洋是另一回事!跑太平洋必須得掌握維度航海,能夠使用各種航海儀器進行測量和導航,還要有應對各種惡劣天氣的經驗。
而優秀的船長和海員不是說有就能有的,哪怕朱皇帝辦了海軍講武堂,也無法滿足龐大的需求。
所以朱慈烺就只能請英國人、荷蘭人加入到太平洋航運的大買賣中來了。
現在就有英國小船東在太平洋上“跑單幫”,但是荷蘭在東方的航運生意是由東印度公司獨家壟斷的,而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西班牙開放阿卡普爾科港之前又不願意從事太平洋航運,因為那對他們來說是無利可圖的——現在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早就換上了“大公司病”,組織臃腫,成本高昂,習慣於壟斷利潤,不大願意和小船東們競爭了......
“迪門先生,我沒有聽錯吧?”李少遊已經意識到出了什麼問題了,“西班牙人為什麼願意開發阿卡普爾科港?他們鎖了一百年,怎麼現在就開放了?”
“那不是因為馬尼拉被你們佔領了?”布魯斯.迪門笑道,“他們沒有了大帆船貿易的遠東大據點,就不得不開放了。”
“是嗎?”李少遊皮笑肉不笑的,“西班牙人那麼在乎那幾個小錢?”
“不止是為了錢。”布魯斯.迪門說,“他們還希望我們的船可以將信仰天主教的菲律賓人、日本人、朝鮮人撤往新大陸。
我想,天朝不會反對我們這麼幹吧?”
“當然不會,”李少遊將信將疑,“大明雖然禁止天主教,但是沒有會因為信教獲罪。”
禁止天主教的原因是“保教權之爭”,由於西班牙的阻撓,大明和羅馬教會的談判始終沒辦法取得突破。不過朱慈烺並沒有嚴禁,而是馳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