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不昏聵,又為什麼不讓自己這個七省總督率部北伐,而是要讓衍聖公孔胤植挺身而出呢?
孔胤植是能打仗的人?讓他去討伐韃子......這不是送死嗎?
“千歲爺知道衍聖公不會打仗的,”吳汝徵笑著接過話題,“可是衍聖公在山東的人望也是無人能及啊!而且衍聖公之前還上過《討胡虜檄》,號召天下讀書人都挺身而出,現在怎麼能不帶個頭?不過就是裝裝樣子,讓天下人都知道衍聖公府和韃子勢不兩立,不必衍聖公親自上前線殺敵的。”
哦......還好!孔胤植剛送了口氣,馬上又想到不對了。
自己這個衍聖公明明想要投韃子的,卻給逼著寫了《討胡虜檄》,誣衊韃子要倒孔家老祖宗的鬥,現在還要挺身而出“領導”北伐。
這北伐勝利了還好,萬一不勝利怎麼辦?萬一韃子打進山東怎麼辦?還不得和衍聖公一家算總賬啊!
曲阜這個城也不知道能不能守住,萬一守不住,韃子還不得屠城?
屠曲阜......
這畫面,孔胤植都不敢想了!難道興盛了近兩千年的曲阜孔家,就要亡在自己手中了?
他趕忙向史可法投去了求助的眼神——史督師,史閣部,史大儒,救命啊!
史可法點點頭,對吳汝徵道:“既然如此,那就讓衍聖公掛個名,再寫個檄文,把韃子的祖宗十八代都罵一遍......曲阜城就不必出了。”
孔胤植聽這話,都要給氣吐血了——還要韃子的祖宗十八代都罵個遍,萬一韃子要是勝利了,孔家不得滅門啊!你個史可法......你是混帳王八蛋!你這樣可對不起孔子孟子啊!你不是真儒,你一定是個法賊,怪不得叫“可法”。
吳汝徵卻是笑得合不攏嘴,他要的,不,太子爺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就得把衍聖公一族往絕路上逼,上了絕路,才能拼命抵抗。萬一打不過,被韃子屠滅了一族,那東南的讀書人還有什麼念想?還能指望什麼優待?你們再牛逼,能和孔子的後代相比?
......
“相公,千歲爺的意思是,這個北平王,咱家就不要去爭了......有吳三桂反戈一擊,這王爺肯定姓吳啊!不過一個海州藩侯,總歸會給你的。所以這次北伐,你就別去湊熱鬧了,叫李成棟帶上幾千人走一趟就是了。”
徐州的鎮守總兵司後宅裡面,邢娘子,哦,應該是大明雲臺公主,現在正在給徐州鎮守總兵、左都督、駙馬都尉、朐山伯高傑分析形勢。
形勢當然是一片大好,好到了高傑都不必親自率部出征,由他的大家李成棟隨便帶個幾千人去一趟就行了——這當然是朱大太子的意思了。
高傑和黃得功兩尊大神都別動了,高傑這邊出個李成棟,黃得功手下出個孫得功,意思一下就行了。
高傑摸著大鬍子眉頭緊鎖,這算啥佈置?北伐的事兒還能留手?那可是韃子啊!全力以赴都未必能贏,要留手......那就必敗無疑了!就算有吳三桂這張王牌,也不該有絲毫掉以輕心啊!
千歲爺到底在拿什麼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