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撈錢的法子,李如柏此刻片刻都等不及了,就想馬上動身。
他不是傻子,此時緬甸的現狀,若不盡快把這些礦山拿到手裡,不說別人偷採偷挖造成的損失,就是礦山裡多少總有些庫存吧。
要是管事兒的人看著此時緬甸的混亂,心生貪念之下會不會監守自盜,也不好說。
“出去小心點,現在緬甸那些殘兵敗將還沒有全部臣服。”
看著小弟躍躍欲試的樣子,李如松還是提醒道。
搞錢重要,可自家兄弟的命更重要。
他可不想因為一些身外之物,就讓兄弟身臨險境。
當然,支走李如柏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不想留他在東籲城裡,一天到晚想著那批貢品。
早晚會出事兒。
看著李如柏出門,李如松又扳著手指算了算,清單應該已經到老爹手裡了吧,也不知道自家老爹看著清單上的東西,會不會也想兄弟那樣眼熱。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想想感覺不會,老爹眼光還是有的,那些錢能貪,那些不能貪,他心裡其實清楚的很。
正如他所想,京城文書發出去幾天時間,他就受到了第一次繳獲財寶的清單。
十多箱寶石玉器,還有幾十萬兩金銀,除此以外還有大量用黃金白銀和黃銅製造的精美器物要上交京城。
看到清單,李成梁就已經挪不開眼了。
這筆財富太大的。
就是那十多箱寶石玉器,至少也是十幾、二十萬兩銀子,還有近五十萬兩黃金白銀,這得是多少錢吶。
官做到總兵,每年經手的銀子也不少,可是也沒這麼多。
“咚。”
李成梁的手狠狠砸到桌子上,發出沉悶的響聲。
留在東籲城裡的財寶有這麼多,那水師到底從城裡帶走多少財富,簡直不敢相信。
從一起送來的緬甸東籲王朝賬本上看,國庫裡收穫也是不大,金銀儲備不多,緬甸也是以收取實物賦稅為主,南方許多倉庫裡堆積著大量糧食。
但是那東西他才看不上眼,還是白花花金燦燦的東西可愛。
兒子的信,李成梁也看了,於是他馬上親筆寫了一封信,讓兒子派人把十六箱財寶和幾十萬兩金銀先押送阿瓦城,之後走陸路儘快運回國內。
至於那些倉庫裡的東西,走陸路太麻煩,李成梁傾向於走海路。
不過最好還是上報京城,由那裡定奪。
“八十萬斤銅料,嘖嘖,這緬甸銅怎麼這麼多!”
看著清單最後那些看似不值錢的東西,李成梁又看到了一筆巨大的財富。
可惜,都已經被水師清點過了,還上了貨物清單,他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好吧,大明銅料主要產地就是雲南,一年產銅也不過十五萬斤,俞大猷直接在東籲城抄到八十萬斤銅料,又是差不多二十萬兩銀子的價值。
這還只是一城,雖然是緬甸的王城。
李成梁一路走來,也從緬甸那些城池裡搜刮到不少錢財,黃金白銀都有,還有許多用黃銅製造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