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進衛知道肯定發生了大事,才會這麼不講情理地傳詔自己。
他當即不敢怠慢,忍受著腰痠背疼趕往紫禁城。
果然,當他進了文華殿之後,發現內閣輔臣,六部尚書全部都在。而且一個個臉色嚴峻,見到鍾進衛進殿,都只是微微點頭示意。
要是換作平時,經過昨天的婚禮,至少會問候一下,再恭喜一聲。
鍾進衛在腦中想著這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可實在想不起來在歷史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崇禎皇帝攔住了鍾進衛的行禮,先給他介紹道:“鍾師傅,前線傳來急報,才不得不把你傳來。”
鍾進衛一聽,腦中馬上就想到對虜戰役,可大淩河戰役好像是一六三一年的事情吧。自己也沒聽說孫承宗那邊有行動,他鬧不清楚到底是什麼事情,就趕緊問道:“陛下,是何急報?”
崇禎皇帝聽了轉頭對首輔溫體仁道:“把急報給鍾師傅看看。”
於是,溫體仁把轉了一圈又回到他手裡的急報遞給鍾進衛。
文華殿內的人都看著鍾進衛,等待他看完後有什麼建議。
在對虜戰事上,誰都沒有鍾進衛所取得戰事輝煌。自然地,他的意見在對虜戰事上就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而在崇禎皇帝和溫體仁的心中,卻還有另一層意思。他們知道鍾進衛來自後世,故而想從他這裡瞭解到具體是個什麼情況。
因為孫承宗傳來的急報中只是說夜不收發現錦州被幾萬韃子所圍,其中甚至還有兩萬左右的蒙古韃子。出動如此之多的幫兇,不知道建虜此次發動戰事規模到底有多大,其目的又是如何,在急報中只做訴述並無明確說明。
因為沒有底,所以崇禎皇帝對孫承宗在急報中的要求是否要滿足,就不好衡量。畢竟援軍的遠距離調撥,都是需要花費大筆錢糧的。
鍾進衛現在看這繁體字已沒有困難,標點符號又已在重要公文中強行普及,因此他無障礙地快速看完了急報。
看完之後,他的臉色也變得嚴峻起來,他抬頭回奏崇禎皇帝道:“陛下,孫大人派出的援軍必敗,恐怕也達不到多少牽制作用。臣以為,孫大人的要求必須儘快滿足才行。”
兵部尚書梁廷棟一聽,有點好奇中興侯怎麼這麼肯定,他質疑道:“中興侯,為何你如此肯定援軍必敗?”
其他人也有這個疑問,聽梁廷棟一問,都看著鍾進衛,等待他解答。
鍾進衛轉身看向梁廷棟道:“因為我對援軍將領有所瞭解,此人膽小如鼠,對虜無敢戰之心。只怕建虜對他稍有壓力,就會逃回寧遠或者直接跑回山海關也不一定。”
溫體仁聽了,皺著眉頭問鍾進衛道:“中興侯,你是指吳襄還是指宋偉?”
孫承宗就是派出了吳襄和宋偉兩人領六千兵馬前往救援錦州,不要求他們打敗建虜,只求他們對建虜實行牽制,並讓錦州城知道朝廷會派兵救援,他們並非孤軍作戰。
宋偉怎麼樣,鍾進衛並不知道。但吳襄可是大大有名的逃跑將軍,而且他還有一個大漢奸兒子,就是吳三桂。因此,鍾進衛對吳襄這人有印象。
“吳襄。”鍾進衛毫無顧忌地直接回答道。一般明軍將領此時碰見了兵力比自己強大的建虜,基本都會選擇逃跑,更何況是鼎鼎大名的逃跑將領呢!
“吳襄膽小如鼠?他可是武進士出身,和被圍在錦州的祖總兵又是姻親,這不可能吧?”梁廷棟聽了有點不相信。
但崇禎皇帝和溫體仁卻是相信,鍾進衛事先又沒和吳襄接觸過,這麼直接了當地下結論,顯然這吳襄在歷史上在這方面是有名的了。
崇禎皇帝當即說道:“如此,朕就同意孫師傅所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