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城東,正面關侯廟建虜大營方向,縣令左應選和守備石國柱都在箭樓上看著遠處建虜出營而來。
警鐘已經響起,輪到駐防的鄉兵在城牆上嚴陣以待。
而城中的民夫則在首領的指揮下,向城東方向集合,主要給東面提供後勤。因為城樓上反饋回來的訊息是,這次建虜只攻城東。
建虜離昌黎城牆還有一箭射程之外的時候,停下來整隊。
前面兩排全部都是身披重甲的建虜,手持大盾牌,緊跟著的兩排全部都是身披輕便皮甲的弓箭兵。再往後則是三十六堆建虜,以雲梯所在為中心,另外還有巨木,撞城門用的,蓄勢待發。
沒有人說話,也沒有人隨意走動,只是抬頭盯著昌黎城牆,只待下令,就開始攻城。俗話說,令行禁止,則為強兵,建虜不愧為精銳,一股氣勢威逼昌黎。
但是,已經經過第一次昌黎攻防戰的鄉兵並沒有被建虜的氣勢所壓住,雖說不是很淡定,卻也不慌張。
濟爾哈朗騎馬站在隊伍前列,鰲拜陪在邊上,只待城陷,他就回報大汗。
濟爾哈朗的眼力很好,一眼就看到了昌黎城比起昨日又有了不同。只見城牆垛上斜向上橫豎著一排排的木排,首尾相連,不留空隙。
他是久經戰陣地人,一眼就看出了這些木排的用處。這些木排就這麼簡單一架到城牆垛上,就大大減輕了城頭所受攻城弓箭的壓力,只需專心從垛口往下射箭即可。而且,雲梯登城,還必須推開這些木排才能翻入城牆,又是一個給城上守衛殺傷的機會。
濟爾哈朗看得腦袋都有點疼,這昌黎小小縣城,誰人想出了這麼簡單一招,卻破了自己手頭依仗王牌,大金神射手的弓箭壓制。
鰲拜也看出來了,不過卻並不擔心。城防再出色,也只是鄉兵防守而已。
他見濟爾哈朗遲遲不下令攻擊,就說道:“貝勒爺,主子那邊還在等著奴才回去稟告呢。”
濟爾哈朗無奈,把手持長武器的悍勇之人調到雲梯邊上,作為雲梯登城的第一批。然後下令擊鼓攻城。
左應選和石國柱看到建虜的前面四排開始前進,速度加快,越靠近城牆的時候,手中的盾牌就舉的越嚴實,大概四副盾牌後面有兩個弓箭手。
縣令左應選看看守備石國柱,軍事指揮權是交給了他的,由他發號施令。
石國柱看穿建虜的意圖是先用弓箭手壓制,於是,傳令所有城頭的鄉兵蹲下待令。
攻城的建虜到達城牆下幾丈遠的地方停了下來,開始往上射箭。幸虧有哪些木排擋著,只有很少的箭能從垛口處射進來。
蹲在城牆上的鄉兵聽著外面的喊殺聲,以及箭支射中木排的“咄咄”聲,看不到外面的情況,開始緊張起來了,紛紛望向箭樓方向,看什麼時候反擊的命令下來。
然而石國柱並沒有動靜,仍然盯著城外抬著雲梯的建虜,並沒有管底下那些盾兵弓箭手。因為他知道,建虜是不可能靠射箭能攻進城裡的。
很快的,濟爾哈朗讓雲梯開始攻城。他也不得不下令,弓箭手的臂力是有限的,何況現在還是向上瞄準仰射,更是耗氣力,射久了手酸就射不了箭,就無法給攻城部隊提供掩護了。
抬著雲梯和巨木的建虜們嗷嗷叫著,往城池而來。
鄉兵們聽到城外的聲音越來越響,知道又有建虜攻過來,心裡不禁開始焦躁起來。幸好這時,衙役開始沿著城牆,邊跑邊大聲傳令了:“建虜馬上攻城,記得只管雲梯,殺登雲梯建虜。”
鄉兵中的首領站起來,避開垛口,就著木排縫隙,觀察敵情,他們需要給手下傳達攻擊命令。
“啪,啪,啪”的聲音響起,雲梯靠上了城牆,高出城牆部分的雲梯砸在木排上,把斜著的木排壓的豎了起來。有幾處沒有繫牢固的木排當場就反斜了起來,讓蹲後面的鄉兵無法站起來反擊。
四五個建虜扶住雲梯,緊隨其後的建虜一手拎著長兵器,一手扶著梯子,開始快速登梯。
石國柱一見,馬上對候命的衙役道:“快找一些長棍子,去支起那些反斜的木排。”說完之後,又緊張得看著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