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在開封府境內遇到的秦總兵,兵馬出川總計有九千零五員,連日急行軍,導致沿途溺水病故,此時還有八千九百二十人。”
“好,好,馬上傳朕旨意,命令沿路官員提供大軍過境之一切所需,如有怠慢阻攔者,撤職查辦。”崇禎皇帝連忙下令。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預期中的野戰主力部隊,而且比預料中來的更快,意料外的驚喜啊!崇禎皇帝這幾天鬱悶的心情一掃而空,充滿了正能量。
“陛下,大軍從開封府到京師,約莫還得要一個月的時間。臣馬上回去調整部署,這段期間加強對建虜的騷擾,讓建虜不得安寧。待秦總兵一到京師,稍作休息後,就切斷建虜主力的退路,力爭在關內一舉蕩平建虜,讓他們有來無回。”孫承宗把最新的情況在內心一合計,就向崇禎皇帝稟告道。
“好,孫師傅快去吧。”崇禎皇帝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孫承宗於是告退,在快出殿門的時候,身後又傳來崇禎皇帝的聲音:“孫師傅,記得務必保證鍾師傅的安全。”
孫承宗聽了心裡微微一愣,然後轉回身子,大聲對崇禎皇帝道:“陛下放心,中興伯必定無事。”
錦衣衛衙門,指揮使駱養性被文官輕視、羞辱的氣已出得差不多了,而且這些天的行動,穩壓了東廠一頭。本想就此收手,但發現形勢已經有點脫離自己的控制,並且有了一些不好的苗頭。
他知道,如果只是抓抓這些高階文官,或者還沒什麼,但現在已經有幾人的供狀中出現了軍中將領的名字。現在軍隊正在和建虜打仗,自己要搞得勤王軍也不穩定,鬧起兵變的話,最後承擔罪責的可能就是自己了。
他努力把控著供狀內容,並授意負責刑訊的錦衣衛,控制供述出來的內容儘量不要牽扯到軍方。
駱養性暫時還能控制錦衣衛這邊的情況,但大理寺那邊就不歸他管了。錦衣衛這邊送過去的疑犯已是越來越多,那邊在東廠的監督下,也挖出了不少貪官,雖然不能和錦衣衛這邊比,但數目也有不少。
他不知道是不是東廠發現了自己想跟他們爭一長短的心思,也在暗暗地與自己較勁,看誰更能辦事。
駱養性越想越覺得這個反貪事宜應該到此為止,但又不敢自己去跟皇上說。他想了下,處理掉手中的急事,就前去內閣求見首輔。
向首輔言明其中的厲害,由他去勸諫皇上,協調各方一起收手,或者才是最好的結束此事的方法。
沒想他去內閣碰了個空,大明首輔帶著閣臣前去參觀第一個剛完工的大型新式水泥窯,只留下周延儒一個閣臣在內閣輪值。
駱養性無奈之下就向周延儒透露了這個意思,不管是周延儒去勸諫皇上還是轉告首輔,都能達成他的目的。
周延儒聽了不置可否,只是告訴他,會轉告首輔,由首輔定奪。駱養性沒法,只能先回去等訊息,看首輔是否會出面收拾這個爛攤子。
駱養性走了之後,周延儒坐在椅子上暗自琢磨這件事。
按道理來說,駱養性這個主意還是不錯的,有很大的希望能讓這個大明開國以來最大的反腐案之一到此為止。但如果這麼結束了,那些已經被抓的官員就得倒黴。
而不巧的是,那些被抓的貪官裡面,就有好幾個跟周延儒有舊或者有七拐八拐的關係。所以,周延儒不想以這種方式結案。
現在,事情的始作俑者,錦衣衛指揮使都有點怕了。可皇上還沒有怕,看首輔前兩日回來說的意思,皇上是想一口氣把貪官都抓了。
周延儒順著這個思路想,忽然眼前一亮,有了,皇上想一口吃個胖子,那就讓皇上吃不下,連帶著已經落到嘴裡的一起吐出來。皇上現在不怕,那就讓皇上也怕了,此事就會不了了之,法不責眾的道理古今通用。
周延儒想到這裡,得意地笑了。有了具體的目標,要實現起來容易的很,往幾個地方一走,稍微透露下這個意思就可以了。
他相信,很多人都會歡迎他這個想法。因為在大明官場,沒幾個人是乾淨的。誰都怕接下來會牽扯到自己。
再說皇太極這日也是起了個大早,在永平城原本知府衙門的院子裡散著步,考慮著之後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