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我期盼這春節,春節是新的開始,是播種希望的季節。新的一年,我長大一歲,我有了新的希望,我將要播下美麗的種子,收穫幸福與愛的果實。
7.而在喧囂的城市,人們又用另一種方式來度過美好的春。瞅!超市裡人們擠來擠去,挑選著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東西,搶著購年貨;街道上的一個角落,幾個小學生手拿小型鞭炮,用打火機點燃,閉上眼睛,聽著由鞭炮、汽車、人發出的聲音交雜成的美妙音樂;晚上的廣場,燈火輝煌,有做打氣球,擺地攤生意的,有拿著熒光棒、玩具槍的小朋友,也有打羽毛球的人們……對於城裡人,更能顯示春的概念的詞,就是“鬧”字。這“鬧”,突出繁華城市的人們對春的熱情與新生活的美好追求。
8.突然,煙花飛上天空,在一瞬間,炸開了,天上禮花朵朵。有的像銀色的流星,有的像五光色的花兒,有的像橙色的大衣,還有的像金色的太陽,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晝一樣。美不勝收!
9.沉甸甸的饅頭,熱氣騰騰的年糕,喜滋滋的心情,在雪花飄零的冬日,穿梭著忙碌的身影。日月更迭,季節變換,又是一年歲始時,陽光暖暖的,時光慢慢的,周圍的空氣彷彿都在微笑著,笑著督促我該拾掇起閒散的心情,伸出庸懶的雙手,稍稍書寫下這個節日裡的瑣碎與喜悅。
10.盼望已久的春節終於來了,我們換上了新衣服,一家人圍坐在火爐旁,吃著豐盛的年夜飯,有墨魚燉豬肚、紅燒邊魚、鄉里豆腐煮土雞、芹菜炒豬血粑、小炒菠菜等等……現在想起來我都口水直流。我們以便吃一邊看著中央電視臺的春節晚會,大兵和張衛國的相聲段子把我們笑得人仰馬翻,在不知不覺中2012年的鐘聲敲響了,密密麻麻的鞭炮聲響徹了神州大地,絢麗的煙花像鮮花一樣在天空中綻放,把茫茫的黑夜點綴得如同白晝一般。
1.年前的一切辛勞,都為了過年這段日子的安逸;年前的一切花費,都為了過年這段日子的絢麗,我喜歡這種氣氛。這段假期中,享有我們盼了一年的日子:穿自己喜歡的衣服,吃自己喜歡吃的零食,還可以盡情地玩、放心地玩,大人們則湊在一起,茶几放上幾盤瓜子糖果,天南地北,閒閒散散,好像有說不完的話。這樣閒適的心情,只有等到來年的春節了。
2.春節的燈,最能烘托出節日的氣氛。很小的時候,家裡面還沒有電燈,平日裡點一盞小油燈。春節了,也是點油燈,但與往日的油燈不同,是那種很大的、帶有玻璃燈罩和白玻璃燈傘的能掛起來的油燈,燈上有一個旋鈕可以調節燈的亮度。記得每年的除夕下午,父親都早早的把那盞等拿出來,灌滿油,燈罩和燈傘擦的鋥明瓦亮,掛在屋天棚的中間。天一黑,就把燈點亮,調的燈火大大的,照的滿屋通明。從除夕到正月五,每晚這盞燈都亮起來。在我童年的記憶中,這盞燈是最重要的春節的標誌。
3.新年天氣預報:傍晚下人民幣,西北方有支票,區域性有金塊,半夜有零星美元轉歐元,請帶好鋼盔,備好麻袋,準備發財!祝您新年提錢快樂!
4.聽著聲聲爆竹,看著朵朵煙花,人們都在等待著另一個得開始。“新年”正穿著旱冰鞋,在五彩得大道上前進著,與我們拉近了距離。
5.吃的用的東西應有盡有,招待客人的東西數不勝數,糖果瓜子不在話下,什麼開心果、腰果,榛子……
6.在新年,我立志:不做語言的巨人,要做行動的主人!因為我知道:成功不是靠夢想來實現的,而是靠自己的行動!
7.魚躍龍門,賀歲送福:大福小福全家福,有福享福處處福。知福來福有祝福,清福鴻福添幸福。接福納福年年福,守福祈福歲歲福!
8.仰望藍天,似乎天空更藍了,陽光更炫了。回首往事,那種悲傷已不再纏繞在我的身旁,所有的一切。
9.往昔的歲月彷彿歷歷在目,新的一年已經策馬揚鞭而來。不管過去的時光是悲傷還是喜悅,當年輪畫上句號時,無論成功和失敗那已經是歷史了。面對嶄新的歲月,又一輪生機勃勃的日子在向我們招手,我們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浪費,我們沒有多餘的空閒時間可以消磨。
10.元旦之快樂操:腦袋搖一搖,金錢滿腰包;脖子晃一晃,元寶一籮筐;胳膊揮一揮,越長越甜美;屁股翹一翹,健康來報到;伸腿踢一踢,天天笑眯眯;快樂操要練,快樂在元旦。
11.元旦佳節不收禮,要收只收人民幣,現金紅包加福利,通通屬於你;元旦佳節不送禮,要送只送簡訊息,健康幸福添如意,統統跟隨你;快樂元旦!
12.魚躍龍門,賀歲送福:大福小福全家福,有福享福處處福。知福來福有祝福,清福鴻福添幸福。接福納福年年福,守福祈福歲歲福!
13.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燃起鞭炮,放起禮花,辭舊迎新,釋放一年的快樂。我當然也不例外,過足了放鞭炮的癮。回憶起童年放鞭炮來,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14.過年了,年夜飯,一道紅紅火火的過年大餐。海鮮類,肉類,蔬菜類,各種山珍海味擠滿了團團圓圓的餐桌。平時吃慣了油膩的大魚大肉,過年時最想吃的卻是清爽可口的綠色蔬菜,這究竟是時代的進步,亦或是人們飲食習慣的後退
15.咄咄逼人的猜忌不會再出現,春風拂過牽掛的夢灣,雖然還帶著料峭的寒意,但卻足以溫暖被愛包圍的心扉。靦腆的心事寫滿新年的首頁,願來年的心海充滿詩意的生機!
16.春節前,家家戶戶都亮著燈籠,把家裡的東西都整理好,等著春節的到來,買來年畫的人,想怎麼貼法就怎麼貼,有的正著貼,有的倒著貼,有的歪著貼,有的反著貼,有的人還殺豬宰羊,準備慶祝春節的到來,而且有的人準備放煙花爆竹,可開心了;有的人會準會放狗,讓狗也快樂一下,不再在那裡受苦了,而是和人準備過年。
17.當我敲上“春節”這兩個字的時候,心裡似乎塵埃落定。其實,如果按我們家鄉的習俗,春節還是“進行式”而不是“過去式”。在我的家鄉,只有過了正月五,那個盛滿春節各類點心的圓形團盒才會從茶几上撤下,也就預示著“年”已過完,不再走親戚拜年。
18.春節貼年畫也很普遍,古樸稚拙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經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19.除夕是一盞燈,一盞用親情呵護的明燈。她穿越時空走來,點燃每一個黑頭髮黑眼睛心中的火苗,為回家照明……除夕是母親渴盼的眼睛,千萬裡外的遊子為了她歸心似箭日夜兼程。不能和母親團圓的孩子們,也能看到母親的眼睛聽到母親的呼喚撲進母親的懷中。
20.當人們懷著依戀不捨的心情,告別舊歲最後一縷陽光時,新年的鐘聲就承載著歷史的使命,乘著浩蕩的東風,帶著憧憬,帶著夢想,帶著祝福,帶著新的希望,伴著歡聲笑語在子夜時分,在夜晝的交替中準時敲響。它那宏亮豪曠的聲音,霎時間響徹祖國神州大地,它的步履也懷著舊歲的期盼,面對新的召喚在征程中翩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