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俸爾祿,民膏民脂,本官雖說離開桃源,可桃源縣內種種,皆會如實呈報,走後便由典史趙穆接任處理縣令一職事務。”
“縣內凡是作奸犯科,欺男霸女者,皆斬,為官不仁者,斬,望以此為戒!”
林浩將字畫貼在朝堂之上。
“別看林浩平日裡不著調,底子裡還是個清官。”
成國公微微頷首。
倒是蔡坤,看向林浩的眼神裡,滿是怨恨之色,不過是個七品芝麻官,裝你妹呢裝?
“林大人,若是在外頭待的不順心了,就回桃源。”
趙穆眼中擒著淚水。
五年前,他與林浩乃是同科進士,因得罪戶部侍郎,發配至這桃源。
一同搭建民棚,替災民熬粥,給幼童講處世之道,靠著一雙腿,走遍這桃源百里地界。
正值隆冬,將縣衙讓給災民,住在破舊的城隍廟內,雙手長滿凍瘡。
帶著百姓去兩江府要飯,被人當街胖揍,卻因討得個紅薯,笑的涕泗橫流,轉頭便將紅薯給了幼童。
若說對桃源的感情,沒有人比二人要更深。
林浩笑著朝趙穆肩上來了一拳:“你小子把桃源管好了,若是出了問題,老子第一個不放過你。”
縣衙外,馬車已準備妥當。
此行帶上桃子,王賁還有趙學。
桃源百姓天還未亮,便自發在城外集結。
整座城內街道,一直延續至城門,每隔五十步,便立上一把萬民傘。
林浩坐在馬車中,看著往日熙攘熟悉的街道,眼眶不禁微紅。
地方官三年一任,而他在桃源待了整整五年,每一處鋪子的一磚一瓦,都有昔日的影子。
“林大人來了!”
城外百姓中傳出一道聲音。
百姓紛紛上前,跪在地上,朝著林浩叩首。
朱棣兩人皆是內心暗自一驚,百姓的舉動不會說謊。
不禁感嘆,大明官員倘若皆如此,何愁不能昌盛?!
林浩走下馬車,托起面前七十有餘的王秀才:“您老這不是折煞林小子嗎!”
“林大人,這是老朽替您寫的頌詞,您這一去,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回來,或許就是最後一面。”
王秀才用袖子抹著淚水,在縣學執教五十載,一朝天子一朝臣,唯有林浩,是為民請命,體恤百姓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