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到太平街之後,就在打聽三道嶺的事情,一連折騰了十幾天,結果,我這手上的牙印都快長好了,也沒個訊息。
三個老道的事情,過去的太久了,就算是三道嶺上的仙家都只是那麼一知半解。更別說是活人了。
又是一天一無所獲之後,我垂頭喪氣的往家走,剛一進門就聽見元老賊在唱歌,唱得是電影《紅高粱》的主題曲《酒神曲》不說,還反反覆覆就唱那麼一句:“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紗口。喝了咱的酒,見了皇帝不磕頭。”
我在外面累得半死,他卻癱在椅子上唱歌,我一看元老賊那樣兒,心裡就來氣。
我沒好氣的說道:“你要是不會唱就別唱,這傢伙,跟驢拉磨的似的,就在那轉圈玩了。”
元老賊也不生氣:“當年這部《紅高粱》風靡全國的時候《酒神曲》誰都會唱。但是,誰都沒能聽出那首歌藏著一個玄機啊!”
“還玄機?”我撇了撇嘴道:“那電影裡沒老道,更沒和尚。哪兒來的玄機?”
“你個不學無術的東西!”元老賊坐了起來:“今天,爺就給你上一課。”
元老賊神秘兮兮的說道:“我說的玄機就在‘青紗口’上,那三個字要是換成東北人唱的話,發音就應該是‘青煞口’”。
“那才是,這三個字的真正發音。”
“扯淡!”我一擺手:“寫《酒神曲》的是陝西人,又不是東北人,再說了,青紗口就在電影拍攝地不遠的孫家口村,哪有什麼玄機?”
元老賊不高興了:“那我問你,為什麼人喝多了,壯了膽子才敢走青紗口?為什麼‘敢走青紗口’會跟‘不給皇帝磕頭’,這種掉腦袋,誅九族的事兒排在一句裡?”
“《酒神曲》作詞的,的確不是東北人,但是他劇組裡有東北人,說不定就是閒聊的時候知道了‘青煞口’”。
“我不知道,‘青煞口’到底是當時作曲的人,故意寫進去,想要引出知道這個秘密的人,挖一挖當年的傳奇,再拍一部大戲。”
“還是他根本就不知道‘青煞口’的真正含義隨手一寫,把這個凶地給帶了歌裡。”
“不過,我倒是可以給你講一講這‘青煞口’的玄機。”
我一聽也來了興趣,趕緊給元老賊倒了一杯茶:“您說,這是怎麼回事兒?”
元老賊喝了口茶才嘚瑟著道:“下回少放茶葉,這茶沏的苦了。”
我跟你說:要是,你去問東北的老輩人,“青煞口”到底是什麼地方?
估計會有人告訴你,那是鬍子(土匪)綹子的進山口,因為進山的地方掛著死人腦袋和柳條葉子,所以叫青煞口。
這個說法,只能說是貼了“青煞口”的邊兒。
真正的“青煞口”確實是在土匪綹子前面,但是綹子裡的人自己都敢往青煞口那裡走,青煞口的所在,不用土匪站崗,外面的人也不敢踏進“青煞口”半步。
青煞口之所以讓人害怕,是因為下面藏著“虎魂,狼屍,七人煞。”
想要造出“青煞口”必須先活捉一虎一狼,再抓七個上過戰場,殺過人的驍兵悍卒,把他們全都活活釘在事先按照“虎狼守門,七煞出山”排列好的土坑裡一個個就地活埋。
只有這樣才能用他們身上煞氣與怨氣,人為的造出這“極兇”之地。
“青煞口”造好之後,除了每年砍三顆人頭,血祭陰靈之外,還要在地上攔一段披鱗帶爪的青龍木,才能保證下面的兇靈惡煞,不調過頭來屠了自己家的綹子。
這青龍木,必須是被雷劈斷的陰木,在原地躺上三年,樹幹上長滿青苔,才算披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