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宜生一行,對於楊塵籠絡人心的手段,自嘆弗如。
不過,楊塵有一句話,他們非常贊同,那就是,華夏雖大,我們已然沒有退路,一寸山河一寸血,誓與太原共存亡!
如果所有黨國軍人,均能抱定這種決心與態度,那麼何愁日寇不滅,家國不安?
同時,看到太原城軍民高漲計程車氣,傅宜生也更加堅定能夠守住太原城,堅持到援軍趕來,並將鬼子聚而殲之的戰略目的!
隨後,傅宜生也站了出來,發表了一些拉攏民心,提振士氣的講話。
最後才在數萬民眾的不捨之中,將楊塵等人迎入城內。
下了城樓後,傅宜生執意繼續為楊塵牽馬執鞭,楊塵婉拒不掉,只好任由他為自己牽馬而行,太原城城內街道兩側,也雲集了數以萬計的市民百姓,他們全都夾道歡迎,揮舞著各種旗幟,標語歡迎楊塵和虎賁團眾將士凱旋而歸。
順帶陳長捷和他的61軍也狠狠的沾了一把光!
這個過程,讓王貴、徐海浪等剩餘將士們,感受到了莫大的榮耀。
在這種巨大民族認同感和榮耀刺激下,自然更加堅定了他們血戰到底,誓死衛國的決心。
結束了遊行似地入城儀式後,楊塵先是婉拒了傅宜生要為他接風洗塵的想法。
隨後便在一名副官的領導下,趕去守備軍為他們虎賁團精心挑選準備的臨時駐地。
倒不是楊塵不識抬舉,而是眼下大戰當前,日寇隨時可能殺來,就連太原城的防衛都還沒有完全落實,他們這些高階軍官們,卻還在太原城內胡吃海喝講究排場,實在說不過去。
當楊塵把這個想法一說出來,傅宜生也只得作罷,畢竟楊塵說的沒錯,現在這個節骨眼上還大擺宴宴,委實有些不太妥當。
因此,傅宜生非但沒有怪罪楊塵,反而還覺得楊塵此人剛正不阿,性格直爽,值得欽佩。
對於他的態度,也有所改觀,甚至在心裡隱隱產生一絲愛才之心,打算趁著這個機會將其收入麾下。
畢竟如果能夠得到楊塵這麼一員虎將,可遠比打壓要強數倍還不止。
當然,前提是他得上道。
……
歡迎儀式已經結束,而楊塵那番慷慨激昂的演講內容,透過父老鄉親們的奔走相告,已然廣為流傳開。
不僅聚攏了足夠多的的人心,也將他的名望給徹底打了出去。
於是,年輕的媳婦,紛紛鼓勵自己的男人參軍。
什麼?不去?
行!從今天起,別想上老孃的床了!
年邁的父母,也紛紛鼓勵自己長大成年的兒子參軍報國。
小兔崽子,你說什麼?不去?不去老子把你腿給打斷!
諸如此類的事情,不勝列舉。
當然,絕大部分青年都是自發踴躍參軍。
其中甚至不乏一些女大學生。
於是,當第二天,楊塵徵得守備軍司令傅宜生同意,吩咐王貴、徐海浪和廖勇三人各帶一隊老兵,在太原城內各主要街道設立了招兵處後。
甚至還沒來得及開張,就有數以千計的青年學生和愛國青年們,紛紛聞訊趕來,幾乎擠爆了虎賁團的招兵處。
不得已,楊塵只好親自帶人和一營長劉哲平,又在太原城重新設立了兩處招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