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唐躍開著火星流浪狗出門,帶著小鏟子和塑膠標本盒取土。
他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外出挖掘合適的土壤,作為植物們生長的基質,如今在崑崙站內製造種植用的土基已經不像初次嘗試時那樣困難了,早先已經成熟的糞土混合物相當肥沃,微生物群落擁有足夠的活性,可以作為發酵的肥基,這就像是製作酸奶時總得在新鮮**中加入一點老酸奶作為引物。
“老貓,這次大概要取幾升的土?”
“不需要太多,你自己看著辦。”老貓回覆,“等到天舟37號貨運飛船抵達之後,你就不需要再依靠種植蔬菜來為自己提供營養了,飛船上有軟包的黃桃和橘子罐頭。”
“那麼麥冬呢……我們有三枚種子正在按計劃復甦,同時有五株番茄已經開始二週期結果了,肥料和土壤用量多少比較合適?麥冬?”
頻道中無人回應。
唐躍拍了拍明光鎧的面罩。
“又進入無訊號區了?”
聯合空間站的通訊系統在事故中損毀,老貓和唐躍騰出時間來嘗試著修復了一次,遺憾的是沒有取得任何成果,現在空間站與崑崙站之間的通訊鏈路相當不穩,當空間站位於火星背面時完全接收不到崑崙站的訊號,也就是說全天有一半的時間,空間站都會位於無訊號區域。
在這段時間內,地面上的老貓唐躍與麥冬之間的聯絡斷絕,且毫無解決辦法,用老貓的話來說,聯合空間站與崑崙站只能在可視範圍內直聯對話,想通話只能等空間站執行脫離火星背面,從地平線上升起。
但空間站一旦落入地平線以下,聯絡又會中斷。
“好吧,那就只能再等半個小時了。”
唐躍面向荒漠席地而坐,膝蓋上平放著鏟子和盒子。
眼前是望不到邊際的亂石灘,覆蓋著一層薄薄的浮沙,這層細沙很淺,它們一部分來自於大氣活動的搬運,另一部分來自於岩石的風化,浮沙之下就是岩石與土壤,火星上沒有植被和足夠的水分,所以沒有像地球上那樣千萬年來被生物圈改造過的土壤環境,這裡的土壤乾燥而粗礪,就是礫石細沙的混合物。
在唐躍的腳下,至少有一米的厚度都是這樣的土壤。
真到了火星上,唐躍才意識到生物本身對環境的影響是驚人的,達爾文進化論認為自然選擇是環境在選擇生物的變異方向,但實際上生物與環境之間是互相影響的,地球之所以能形成現代既有的自然條件,歸根結底,可以追溯到三十五億年前藍藻的大量繁殖。
如果當時藍藻沒有出現,唐躍說不定就是呼吸氮氣的生物了。
“老貓,你能聯絡上聯合空間站麼?”
“不行。”老貓說,“中國電信提示我,撥打的使用者不在服務區內。”
“電信果然訊號差。”唐躍撇嘴,“讓他們等著,等我回去了,我一定要攜號轉網,我還要投訴!打95598投訴!”
“95598是國家電網的號碼,你投訴電信卻打給國家電網,是想讓供電局斷了基站的電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