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躍掐著時間,一到二十分鐘,他就和老貓把燒杯中浸泡的番茄種子給撈了出來。
“消毒完畢,接下來要做的是催芽,催芽的方法同樣也是浸泡。”麥冬說,“不過這一次浸泡需要的時間比較長,需要把種子在水中浸泡八個小時,所以你們可以今天晚上把番茄種子浸在水裡,明天早上再把它們撈出來。”
唐躍拔掉電熱器的插頭,把燒杯從架子上拿下來,這杯珍貴的淡水還能繼續使用,唐躍一毫升都不想浪費。
他們把種子再次泡進水中,這一次要泡一夜的時間,好讓番茄種子吸足水分。
充足的淡水會讓休眠中的種子甦醒,恢復活力,這是植物在千百萬年的進化中適應環境的結果,充足的水分往往意味著溫暖雨季的來臨,這是適合植物生長的季節,幼苗會抓住這個珍貴的時機破土而出,茁壯成長——生命的智慧總是細微而無窮的。
“種植空間你準備怎麼安排?”老貓在崑崙站內繞圈子,“這地方只有這麼大,你總不能在地板上鋪土吧?”
崑崙站是蒙古包式的構型,桁架結構,圓形底板,直徑不過十來米,這麼點大的地盤內已經擠滿了生活,健身,醫療,科研,吃喝拉撒睡等各類設施,其中最佔位置的是桌子電腦,廁所隔間和生命維持系統,如果還要在地板上鋪泥土種番茄,那日子可就真沒法過了。
“不能在地上種,那樣我們沒法走路,不好控制水分和肥料,而且會汙染室內環境。”唐躍搖了搖頭,環顧四周一圈,指了指靠牆安置的物架,“我們可以把番茄種在架子上,就跟種花一樣。”
崑崙站大廳內靠牆有一圈櫃子和置物架,架子有四層,塑膠隔板,一般用來安放食物,衣服,樣品和各類雜物,現在這些架子上放的全部都是食物。
說幹就幹,老貓和唐躍開始把架子上的箱子搬下來,塞進空置的乘員艙內,清出了兩欄空架子。
“老貓,有沒有什麼合適的容器?不漏水不漏泥土,便於密封的那種。”
老貓翻箱倒櫃,拖出來一大堆瓶瓶罐罐,“還有兩個有機玻璃的水槽,大概是老鄭留下來的。”
唐躍接過方形水槽,眯起眼睛對著燈光翻看檢查了一下,很輕很結實,沒有裂紋,正好可以用來作為種植番茄的容器。
他把水槽放在牆邊的架子上,退後一步,上下打量了一下,“就種在這裡,老貓麥冬你們覺得怎麼樣?泥土,肥料和水分都裝在水槽裡,不會撒得到處都是。”
“一個水槽內種五株西紅柿?”老貓量了量水槽的長寬,“會不會有點太擠了?”
“擠也沒辦法,目前只能委屈番茄兄將就一下了,我們自己睡的都是狗窩,著實找不到大別墅讓它們住啊。”唐躍拍了拍巴掌,“地主家也沒餘糧啊。”
“這麼種沒問題麼?”老貓問身後的攝像頭。
“沒問題。”麥冬說,“畢竟條件有限,幼苗階段就先種在這裡,等大了再想辦法騰出來,番茄不是什麼太嬌貴的植物,生命力很頑強的。”
崑崙站內條件有限,唐躍也找不到什麼更好的玩意來種植西紅柿了,水槽就剩下這麼兩隻,以後如果要擴大種植規模,還得唐躍親自上陣動手來製作容器。
唐躍之前設想過把植物種在室外,搞一塊試驗田,他構思了一個頗為複雜的設計——在崑崙站門前圈一小塊地,墊上塑膠薄膜,然後鋪上泥土,把植物種子撒下去,再用塑膠薄膜支起一頂密封的溫室……但這個想法還沒出口就胎死腹中了,唐躍自己也看得出來這種設計實施起來難度過大,毫無可行性,不僅缺乏材料,而且氣壓和溫度都無法保證。
緊接著唐躍腦中又萌生了第二個騷操作,在崑崙站邊上圈一小塊地,挖出一個方形的大坑,在坑底鋪上塑膠布和泥土,再把種子撒下去,坑面上用塑膠薄膜覆蓋密封,搞一塊地下式試驗田……當然這個想法同樣還沒出口就胎死腹中了,唐躍無法保證氣壓和溫度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