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躍重新套上明光鎧,拎著大卷的膠帶,開啟氣閘室的艙門。
他要去把崑崙站外壁上的裂縫給補上。
“Good Luck!”老貓揮了揮爪子。
唐躍忽然站住不動了。
“你怎麼了?”老貓扭頭。
“媽的。”唐躍罵了一聲,“腿又抽筋了。”
·
·
·
麥冬輕輕敲擊著鍵盤,她正在管理聯合空間站內的各個模組,這段時間麥冬試著學會了如何管理自己所處的這座龐然大物,她調整著太陽能電池板和蓄電池的功率,儘量延長空間站的壽命。
火星聯合空間站是迄今為止,人類所製造過的最昂貴最複雜的研究設施,它擁有諸多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地球上的實驗室和ISS所不具備的。
火星聯合空間站當初的成功立項,就是借用了深空實驗室的名頭,承諾提供良好且長期的實驗場所,拉到了一大票基礎學科和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援——最初國會老爺們並不同意花這麼一大筆錢在火星軌道上建個空間站,因為獵戶座飛船本身就能作為登陸的中轉。
由於遠離一切人為干擾和噪音,所以聯合空間站是個絕好的電磁與輻射觀測場所,它就像是深空中的一間靜室,宇宙中的任何細微聲響都會成百上千倍地放大。
空間站的容積足夠大,能搭載大型的觀測裝置,所以宇宙學和理論物理學的專案爭先恐後地擠上來了,在晨曦號艙內有一臺非常靈敏的中微子捕捉儀,體積不大,但卻秒殺了超級神岡探測器的成果。
還有一臺X射線望遠鏡,它原本的目的是為了驗證霍金輻射,順便讓哈勃常數又往小數點後精確了幾位。
還有大型光譜和遙感裝置,這東西跟隨著聯合空間站環繞火星運轉,精確測定了火星上水源以及甲烷的分佈。
還有老麥,他帶了茫茫多的草稿紙,如果沒有出現老王的上古卷軸以及意外,說不定哥德巴赫猜想也解決了。
簡直是碩果累累。
學界紛紛喜悅地表示,接下來二十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成果,就出在聯合空間站身上了。
據說下一次火星任務中會搭載引力波觀測裝置,那是一根兩千米長的金屬細杆——說實話麥冬也不知道他們要怎麼把那玩意送上天,但人有多大膽,火箭就有多大內膽。
麥冬關閉了絕大多數的探測器,但她仍然保留了一部分觀測裝置轉向地球的方向,同時保持對獵戶座一號飛船的搜尋和追蹤,麥冬至今都沒有放棄尋找地球和獵戶座飛船,她心中仍然抱著渺茫的希望——哪一天一覺醒來,電腦螢幕上會蹦出來自地球或者獵戶座一號飛船的問候。
空間站仍然在孜孜不倦地蒐集來自各個方向的無線電波,女孩默默地注視著螢幕,她只能看到一片空白。
麥冬搖了搖頭,這種等待是毫無意義的。
她轉身離開晶體艙。
麥冬穿過艙段的介面,身後忽然隱隱約約傳來“滴——”地一聲,女孩一愣,扭過頭來,不動了。
難道是自己聽錯了?
幾秒鐘後,核心艙內又傳來“滴——”地一聲,這一次她聽清了,麥冬大腦幾乎一片空白,驟然的狂喜湧上心頭,這是訊號!空間站接收到了陌生的無線電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