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鍵盤的敲擊聲到凌晨三點鐘才停止。
清晨六點半,窗外的海浪一個接著一個,你追我趕,互相調戲打鬧,不斷地碰撞,傳來一波又一波的水聲,來來去去,反反覆覆,似乎永遠不會停歇。
李石就是被這種浪聲叫醒的。
他躺在床上,伸著懶腰站起來,覺得除了旁邊差幾個枕邊人之外,這樣聽著海浪聲入睡,然後又聽著海浪聲醒來的日子還挺好的,偶爾住一住,很舒坦。
洗漱好之後,李石直接來到書桌前。
要是往常,他會泡一壺茶,然後開始做早課,也就是練字半個小時。
不過在外面住酒店他基本上不用酒店裡的杯具,所以泡茶就免了。
“等下問問汪師兄,看煙城哪裡的海景房比較好,等房子買了輛,再添兩套上等茶具。”
李石這樣想著,也沒去研墨練字,而是直接開啟膝上型電腦,繼續寫書稿。
人的記憶,包括身體動作記憶,都存在遺忘的規律。所以,梨園有句話叫“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同行知道;三天不練外行知道”,書法上沒這麼誇張,但大體也是要常練的。
哪怕是顏真卿、王羲之這等大書法家,想必也都是活到老,必須日常練字練到老的,否則手上的感覺就會消退。
縱觀整個歷史,或許只有李石能逃脫這個規律。
如今他創作出神品,得以晉升(專業+),倒是不必要像以前,每一天都花三十分鐘至一個小時的時間來做練字的功課了——三五天,或者一個星期練一陣,也就夠了。
有強大到妖孽的體質,又有學習面板一證永證的加持,他根本不用擔心自己的書法水平會倒退!
寫稿寫到七點一十,約好今天一起吃早餐的汪劍目發來微信:“李老弟,起來嗎?是這樣,我那個一起去拍賣會的發小知道我今天要來找你,死纏著也想一起來,你看我要不要拒絕他呢?”
李石自是無所謂,回道:“沒事,你不說你這個朋友也是當地的書法家嗎,來了一起聊聊天也挺好。”
“好,那我們馬上就過來,大概二十分鐘左右到!”
“行。”
李石算著時間,把書稿文件儲存,又進行雲端備份後,關了電腦。
換了衣服,又把兩幅作品裝在圓筒裡,放進雙肩包後,便在客廳的沙發玩手機。
先看了會新聞,後面又開啟短影片軟體搜了一下,發現那個“煙海劍仙”的影片已經進一步醱酵,連不少央媒賬號都轉發了,點贊和評論數都非常多。
他評論區裡,很多網友都在爭論影片有沒有加特效。
李石果斷站在“加特效”的一邊,發了一句“現實怎麼可能有人跳這麼高,絕對加特效了!”,然後順帶笑著給所有持此觀點的評論點了贊。
沒過多久,門鈴聲響起,汪劍目和他發小到了。
他發小叫秦昭文,跟他同歲,今年都是三十五,不同的是,他是浪子,三十五歲還沒結婚,而他發小離婚後又要準備再婚了。
“老弟,早上想吃點什麼?”
三人稍微寒暄幾句,便一起下樓,進電梯後,汪劍目問道。
李石笑著說:“你是地主,聽你的。”
“那就去吃楊記牛肉糝吧。”
牛肉糝其實就是一種牛肉粥,他們下樓後坐汪劍目的大奔到了汽車西站附近的一家店,李石嘗過後感覺還挺有滋味,和平時在南湖省喝的普通粥不一樣,這種粥是用牛大骨和麵粉熬製而成,再加了蔥姜鹽等佐料,稠稠的口感裡充斥著獨特的鮮香。
而且就像西京的羊肉湯泡饃一樣,這牛肉糝搭配上剛出鍋的酥脆油條,也更有風味,作為早餐來說,特別不錯。
秦昭文又去隔壁一家店買了些酥皮火燒過來,特意找店老闆要了碗,擺著盤端到李石面前,很恭敬地道:“李老師,您嚐嚐,這家火燒是現做的,味道很不錯,尤其這種麻辣魷魚特別受歡迎,不過比較辣。”
旁邊汪劍目笑道:“他可是南湖省人,從小吃辣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