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好時光,陵州雖亂,也有行人選擇於此踏青郊遊。
有二人結伴同行,走在前頭的那女子峨眉襯螓首,眼眸明亮,一身濃綠衣裳,說不出的俏麗。少年跟在身後,背上負有行囊,倒活似一奴僕小廝。
待到峰頂處,二人終於是停下了腳步,選擇在一巨石之上休憩。
樓蘭心情有些不好,因為他能感覺到,小仙女的心情極壞。自從進了這陵州,越往陵樂江深處走,小仙女變得越發的沉默寡言,不僅沒了笑臉,就連東西也吃得極少,哪裡還有先前沒心沒肺的灑脫模樣。
脫下行囊,樓蘭小心地從懷中拿出糕點,解下腰間水囊,說道:“小姐,吃點東西吧。”
其實,樓蘭哪裡幹過這等伺候人的活,倒是小仙女偶有一次說起,想嚐嚐當大家小姐的滋味。而貴為盜中翹楚的樓蘭,本著一切為了小仙女開心的原則,極為懂事扮起了小廝,不得不說,情之一字,害人匪淺呀。
小仙女臉上愁雲籠罩,輕輕搖了搖頭,依舊是不肯說話。
樓蘭倒是更加鬱悶了,這是鬧的哪樣呀?
行囊被開啟,少女拿出了一個香爐來。樓蘭倒是想幫忙可是還未走近,就被少女伸手製止。於是,樓蘭只得愣在原地,束手無策。
眼看胙肉,酒水等被一一擺放整齊,儼然成了一個祭臺。樓蘭哪裡還不明白,小仙女這是在祭奠亡人呢。
燃香,扣首,敬香,待到少女沉默地做完這一切,眼中淚意點點,泉水汪汪,更加楚楚動人了。
樓蘭的心也跟著緊了起來,他走上前去,問道:“小仙女,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你能說與我聽聽嗎?”
一物降一物,而能讓樓蘭如此噓寒問暖,體貼備至的,恐怕普天之下,只有小仙女一人而已。
少女輕咬嘴唇,癱坐在原地。
樓蘭心裡氣得直跳腳,可腳下卻不敢有絲毫重響,只得來回踱步,手中扳指也迅速回轉了起來。
突的,一道悠揚琴聲響起,其後,琴聲越發清晰,節奏越發鮮明。樓蘭氣不打一處來,恨不得將那彈琴之人揍上一頓。他走到懸崖旁邊,倒是著實被嚇了一跳。
懸崖之下,陵樂江上,大大小小的船坊不下百艘,盤踞在當中處,是一條掛著金意樓招牌的龍骨大船。
樂聲起,琴瑟終於一起出場。
轉軸撥絃三兩聲,曲調未成亦有情。哪得樂師千百奏,一枕黃粱撲捲來。
琴與瑟皆輕快,似廊下風鈴。樓蘭的思緒也飛到了遠方。
花間蜂蝶戲,隱隱見兩個孩童的神童,渾然無煩惱。那日,稚子共騎竹馬來,那日,孩童繞床弄青梅。
直道是:琴鳴瑟和,交相融洽。
同居阡巷裡,兩小無嫌猜。竹馬繞青梅,約莫如此。
其後,琴瑟共和鳴。
琴急瑟促,直若大珠小珠落玉盤。琴緩瑟慢,偏若細雨微微春風低。
潺潺溪水,片片竹林,隱隱可見少年少女相對而坐,一者低眉,一者信手,急急切切緩緩舒舒續續,恍若時光不老。
情竇初開,女子心事難猜量,琴聲消,瑟聲更難捉摸。嘈嘈者若急雨,切切者若私語。皎皎者,笑若黃鶯出谷。淚悽悽者不言,盡藏心間。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琴聲折頓,二者錯雜,似難成曲。許久之後,琴瑟聲終平。
亭宇樓閣,鴛鴦戲水。歌臺暖香,春光融融。情相投,意初合,朝歌不知夜弦。
一朝說不盡心中事,一日更訴不完衷腸。
贈君紅豆,南國相思物,妾自顧盼。只恨時日短,恨不得長相廝守。
瑟幽,妾有意,琴揚,郎亦有情。
有佳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思之如狂。鳳飛翩翩兮,四海求凰。遑論天造地設,今生只要一個你。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琴瑟共和鳴,一曲鳳求凰,此身許卿終不負。
於此處,琴聲一改之幽細,變得恢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