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夜之下,孤男寡女結伴而行趕路,放在評書裡的劇情,這可是私奔的套路。這可少不得一番海誓山盟以及諸多勇氣隨行。甚至之前還得發生點什麼風花雪月的事情才算應景。一旦父母追來,痴男怨女說不定就雙雙跳崖,化作苦命鴛鴦。
只不過徐庸錚與寒仙子不是評書裡的人物,趕的也不是情意綿綿的私奔之路,而是一條斜山小路。山間風景甚好,半輪彎月皎潔,偶爾還有幾聲鳥鳴。可惜二人一路上沒有多少言語可聊,說來巧妙,二人相識,滿打滿算不過三天而已,卻已經有了生死相依,過命的交情。寒仙子怎麼都忘了徐庸錚臨終託孤的那份決絕與大義凜然。
半夜趕路本就辛苦,也不知過了多久,寒仙子只覺兩條大腿微酸,小腿之間也是微微發麻,似提不起勁來。於是她便提議休息片刻之後再度出發,徐庸錚知曉舟車勞頓之苦,讓一個弱女子陪自己走夜路實在已經有些過意不去,若是再強人所難,那簡直是禽獸不如呀。所以徐庸錚極為乾脆也答應了下來,閉上眼睛休息片刻,權當養神。於是二人隨意在一塊巨石之上,停下了腳步。
“那日比試之後,我都以為你已經死了。小丫頭依舊固執地守了你一夜,也哭了你一宿。我看你們雖非親人,感情卻是比親人還親呢。”寒仙子也沒有選擇坐在路邊石頭之上,而是半彎著腰,用手輕輕敲打著小腿。
徐庸錚單手拔開水囊,輕輕灌了一口。這個時節,冷水入喉可是沁人心脾。沒有過多的言語,只是嗯了一聲表示預設,可是看著程果果此刻依舊冒著冷汗的睡臉,他不由得有些心疼起來。
寒仙子見到徐庸錚焦急的模樣,也沒有再多做休息,真的只有片刻功夫之後,兩人再度趕起路來,約莫過了一個時辰,等到遠處的天邊漸漸露出了一抹魚肚白。寒仙子卻是倏然停下了前進的腳步,緊跟在後的徐庸錚低著頭,發現寒仙子有些不對勁之後,也是趕忙停下了腳步。
“怎麼了?”
天尚微涼,可寒仙子額頭間冒出了豆點大小的汗珠,似雨後春筍般紛紛湧了出來。“不對,這不對。”
看著寒仙子緊張的神情,徐庸錚有些摸不著頭腦,問道:“寒仙子,到底是什麼不對?”
“徐公子且看前方。”
徐庸錚循著寒仙子的玉指所指望去,只見不遠處有一塊石壁,旁邊隱約可見是幾步石梯。
“不過是一塊石壁,幾步石梯罷了。寒仙子為何如此詫異?”
“一個月之前我曾來此採藥,分明記得之前這裡並無石壁,更無石梯,只是一處平坦的沙地。只是如今不知是何緣故,變了模樣?”
山風輕輕吹動,石壁之上的片片沙塵倏動,幾縷陽光穿過浮塵,灑在石梯之上,徐庸錚再度確定石壁和石梯都是真的,這可不是做夢,而寒仙子自然沒必要撒謊,她既然選擇帶著徐庸錚上山,就不至於故意走錯路。這事對她而言,沒有任何好處。短短一天相處下來,徐庸錚觀她言行,更不似那般江湖作假作偽的女子。既然如此,換言之,這石壁和石梯是突然出現的。
端的是一件怪事。好在徐庸錚也不打算糾結,直截了當問道:“那此處到你的住處還有多久?”
“原本不過四五里地。現在這石梯在此,我倒是摸不準了。”
四五里地,應該算是很近了,二人已經走了許久,最後這段路,按理來說不過盞茶的功夫就可到了。若是現在原路返回,就算徐庸錚答應,虛弱的程果果卻不答應。不知是不是錯覺,徐庸錚只覺懷裡程果果的身子有些輕了,似乎要飄走了一般。目前也別無他選了。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登梯吧。”
寒仙子皺了皺眉,攔著徐庸錚說道:“且慢,徐公子可曾看到石壁之上的字?”
徐庸錚抬頭望去,方才不曾注意的石壁之上果真有數十個字。字跡算不上蒼勁,或許是年歲久遠的緣故,只是隱約可見字形。
徐庸錚循字一一慢聲念道:“······某為蕩歌,開此石壁,鑿此石梯······不為天工,乃為人之。其上九十餘步,彎折曲繞,九轉八回······愈行愈真,愈度愈險······”他的聲音不算好聽,可是抑揚頓挫十足,顯得有些意猶未盡。只是石壁之上有些字經不住時間的侵蝕,導致徐庸錚通篇讀下來,竟是隻有四句話。至於什麼愈行愈真,愈度愈險,他又哪裡知道其中含義呢。
“看來,這條石梯之路註定有些不好走呀。”
聞聽徐庸錚的感慨,寒仙子轉過頭來,欲言又止,眼神裡帶著幾許愧疚以及一兩分傷感,許久之後才開口道:“徐公子,何止是不好走。這條路無異於一條絕路。”
徐庸錚只是猜想此路不好走,可哪裡想到寒仙子會將其形容成一條絕路,不過靜心一想,怕是又要涉及蕩歌山的秘密,他本意不想多問。可如今人命關天,非是一人逞英雄的時候。若是知曉這石梯的秘密,過這絕路或許也會多幾分希望。
只見徐徐庸錚拱手問道:“為何稱之為絕路呢?莫非是這石梯有何古怪?還請寒仙子不吝賜教。”
“徐公子可知,這些字往常都是不顯現的。”
“那為何現在顯現出來了?莫非是前幾天下了一場大雨?”
寒仙子搖了搖頭,雙手合攏並於腰間,說道:“莫說是一場大雨,哪怕是一場洪水,它若是不顯現,還是不會出現。只怕是蕩歌山有了變故,山中有人啟動了護山的陣法。所以這裡的沙地才會變成了石梯與石壁,而這石梯也就變成了一座陣。徐公子,我實力低微,怕是無法隨公子破陣了。”
“這個陣法,到底是什麼來頭?”
“我曾無意間聽得自己師父講起過,這石梯又叫登堂梯。石梯演變的陣法也被山裡人稱作登堂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