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道引》開啟顧青辭人生的新篇章,開啟了一扇新世界的門。
那是無邊無際的修行之海,需要用一生來探索其中的奧妙。
在修仙前最重要的鍛體階段,引天地靈氣,洗盡雜質,昇華生命。
這就是《道引》所闡述的修行。
和普通的修行法不同,《道引》這部古經,竟然有五個修行階段,稱之為五境。
這很罕見,多數修行法都只有四境。
《道引》的修行在最開始的階段,用靈氣淬鍊面板血肉,因為靈氣的強度太大,每淬鍊一次就要溫養九次,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容不得急躁。
等到血肉的強度被淬鍊到極致,裡面的雜質也無法洗滌時,這個階段就完成了。
血肉之後,依次是經脈、骨骼、臟腑,最後是最複雜、最神秘的的腦海,也就是頭部。
這最後一步,是很多修行法裡都沒有的,就連書上所記載的修仙體系裡,都沒有提到這第五境。
《道引》是一部對人體修行到極致的修行法,擁有完整而追求完美的修行理念,這種修行理念和顧青辭很契合。
他在書院裡看到,很多在修仙路上走得遠的修仙者們,都是要把每一個境界修煉到極致,方可進階下一個境界。
甚至到了即將突破的時機,還要壓制境界繼續修行,非要等無法壓制才無奈突破。
這樣做是為了讓基礎儘可能的堅實。
如果把一個境界是一個池子,有些人往池子裡裝的是石頭,表面看石頭裝滿了池子,其實還有很多空隙,池子根本沒有填滿。
有的人是往池子裡倒水,這樣就不會留下任何的空隙,水滿了自然進入到下一個境界,這樣能最大限度的挖掘自身的潛力。
修行之前,顧青辭在書院查到,這種直接引用靈氣來鍛體的修行方法過於激進,容錯率過低,所以這部玄法一直很少有人修行,白雲學院也很少傳授這部古經。
《道引》非常難修行,據說白雲學院已經很久沒有人能修行這一部古經了。
今年第一堂課罕見的傳授了《道引》,可以預見接下來這些學生還會有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
但是顧青辭沒得選擇。
古井旁有一口小小的地火爐,顧青辭忙碌了一天,洗了個澡,洗盡了一身的疲憊。
他開始修行《道引》。
靜心寧神,五心朝天,執行《道引》的玄法,來感受那絢麗多彩的靈氣。
修行的過程是非常枯燥的,需要強大的耐心和毅力。
在開始修行的感氣階段,這種枯燥最為強烈。
前七天,顧青辭都陷入這種極其枯燥的修行,沒有任何突破。
他就如一個在沙漠中苦苦尋覓綠洲的人。
這和天賦有關,天賦好的人,天生對靈氣敏感,可能幾個時辰就能越過這個階段,天賦差的人,則耗費很長時間。
七天已經是很長的時間。
第八天晚上,他終於溝通到了第一縷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