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元年五月。
成化帝下旨以中府都督同知趙輔拜徵夷將軍,率軍前往征討大藤峽瑤民叛亂,充總兵官,僉都御史韓雍贊理軍務;
緊接著,成化帝下旨命三千營兼神機營統領朱永率軍平定荊襄賊寇。
訊息傳來,劉子安也將趙輔和朱永的情況彙集起來,送到了劉君韜的面前。
“趙輔字良佐,鳳陽人,出自朝中勳臣,襲世職濟寧衛指揮使一職,累擢署都指揮僉事,充左參將。天順初年,徵入右府蒞事……”
“朱永字景昌,河南夏邑人,撫寧伯朱謙之子。其早年隨父征戰,屢立戰功,於景泰二年襲封撫寧伯。奪門之變後,分領宣威營禁軍,後統領三千營,兼領神機營。陛下繼位後,改督團營軍事……”
“看來歷史的走向還沒有太多的偏差。”
劉君韜清楚的記得歷史上平定荊襄賊寇和大藤峽瑤民叛亂的將領,就是趙輔和朱永,這兩人也是成化帝一朝的干將,還是本事不小的。
如此一來,劉君韜的心中也稍稍放心了一些,有趙輔、朱永率軍平叛,自己也不用分心南方,可以專心對付癿加思蘭了。
不過劉君韜心中還是揪著一根弦,畢竟現在的發展已經跟歷史的程序發生了不小的偏差,難保不會出現什麼驚天大逆轉。
而且劉君韜最為擔心的還是東平島海軍那邊,對手畢竟是荷蘭人,是此時的海上霸主!
“這些狗雜種,竟然也學會暗度陳倉了,竟然從本土等地調來了戰艦!”
想到這裡,劉君韜心中也是暗暗發狠。
此時不但是朝廷已經南北同時開戰,形成了兩線作戰的尷尬境地,劉君韜自己也是東西同時開打,開始兩面迎敵,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幸好此時的大明不是崇禎朝,癿加思蘭不是滿清,那些棚民、瑤民也不是李自成!”
此時,劉君韜心中可謂是急於求戰,此時大明已經四面開打,即便國力再強,也經不起長時間的消耗,所以必須速戰速決。
劉君韜也是為了防止萬一,避免大明陷入多線消耗作戰,決定提前向癿加思蘭所部發起進攻,提前打響殲滅韃虜十萬先頭部隊的戰役!
成化元年五月中旬,嘉峪關。
劉君韜留下太原鎮總兵官嚴虎率領鷹揚軍、關城守軍駐守嘉峪關,自己率領天策軍各部、京營兵馬、陝西各部兵馬合計十七萬大軍西進。
大軍兵分三路進擊,劉君韜親自率領天策軍各部兵馬沿著官道西進,一直挺進到十萬韃虜大營六里外,才安營紮寨,十萬韃虜見狀頓時士氣大跌,竟然直接後退五里重新紮營,一時間明軍各部士氣大振。
同時,北面的四萬陝西各部兵馬、南面的三萬京營兵馬也暗中行進,一直推進到韃虜大營西北、西南十餘里的山脈中,等候著劉君韜的進攻命令。
此時,劉君韜接到後方中樞部部長藍思齊送來的奏報,朝廷已經運來了最新一批的輜重,幕府各部正在緊急調運各類物資,預計需要兩天時間運輸,以保證十七萬大軍作戰消耗。
於是劉君韜下令:各部大軍休整一天,一天之後由天策軍各部首先發起進攻,與十萬韃虜大軍展開決戰!
話分兩頭,各表一枝。
就在嘉峪關外狼煙四起、殺氣瀰漫的時候,在山東外海,荷蘭人的艦隊已經封鎖住了安東衛一帶的海域,使得山東沿海的船隻無法正常出海。
一時間山東各地人心惶惶,山東總督胡德興見狀也是焦急不已,一面上奏兵部:西夷海寇襲擾海面,請求朝廷抽調水師禦敵。
但是胡德興明白,現在兵部是劉君韜在主事,注意力全都放在了西北和南方;況且,大明的水師基本上都在江南,輕易之間絕不會抽調北上的,畢竟江南是大明的財稅重地,在朝廷心中的地位要比山東重要,即便是此時山東的商稅總額已經超過了江南各省,依舊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