韃靼部烏珂克圖汗孛來狼狽不堪的撤回了韃靼部汗帳,身邊只剩下兩萬鐵騎隨行。
當孛來出現在汗帳的時候,駐紮在這裡的十萬鐵騎都是騷動不已,三十萬鐵騎大軍就只回來兩萬?!
當天,孛來集結十萬鐵騎,並且將汗帳的韃靼部將領、首領全部召集起來,當眾宣佈自己已經率領三十萬鐵騎大軍重創了天策軍,雖然韃靼部鐵騎傷亡頗重,至少折損了十餘萬人馬,但是天策軍也折損過半,只能由其餘明軍進行補充。
這樣的宣言顯然不能讓汗帳的眾多將領、首領滿意和信服,當即便有一些首領反問孛來,三十萬大軍就算折損了十餘萬兵馬,但應該還剩下十多萬人馬,現在怎麼就回來了兩萬鐵騎?
孛來冷笑著說道:“本汗已經讓其餘各部鐵騎不斷騷擾天策軍,以便阻敵北上,本汗先一步返回汗帳整頓這裡的十萬鐵騎,與殘存的天策軍展開最後的決戰!用不了多久,各部鐵騎就會陸續返回汗帳的。”
聽完孛來的話,所有人都是心存疑惑,但眼見孛來的臉色很不好看,都不敢再說什麼。
當天,孛來當眾獎賞了留守汗帳的眾將領、首領,又恩威並施,總算暫時安撫下眾人。
當晚,孛來便將自己留在汗帳的心腹秘密招來,眾人密議了整整一夜。
次日一早,開始有零星的潰兵逃回了汗帳,孛來明白大股的潰兵肯定已經在路上了,用不了多久就會陸續逃回汗帳,自己大敗的訊息已經不可能瞞得住了!
於是,孛來便暗中下令,讓自己的心腹依計行事。
此時,整個汗帳因為不斷逃回來的潰兵而變得躁動不安,烏珂克圖汗被天策軍擊敗,明軍不日就將兵臨城下的言論在大軍之中不脛而走。
不斷有首領和將領求見孛來,甚至一些身份顯貴的首領、戰功卓著的將領吵吵鬧鬧,大有孛來不給個說法誓不罷休的架勢。
就在這時,汗帳之中的兵馬開始不斷調動,不光是孛來帶回來的兩萬鐵騎,原先留守汗帳的十萬鐵騎中,也有六萬鐵騎在集結!
這些圍著孛來大帳的首領、將領全都感到了一絲不妙,紛紛作鳥獸散,想要趕回自己的營帳中,不管發生什麼事情,只有在自己的軍隊之中,才是最安全的。
“爾等勾結明軍意圖作亂,依烏珂克圖汗王命擊殺,給我殺!”
一名身披重甲的將領大聲吼道,身後的鐵騎大軍直接衝了上去,那些起了疑心的首領、將領頓時驚恐不已,一些人還開始大聲叫罵,但是隨即便被鐵騎大軍淹沒了,連同這些人隨行的數百親衛也全都死在了鐵騎大軍的戰刀之下,沒有一個活口。
這一天,韃靼部汗帳殺聲四起,孛來暗中調集鐵騎大軍,將七名部落首領、十二名將領斬殺,並且將不是汗帳直屬的四萬鐵騎大軍團團包圍、繳械。
那些被殺首領、將領的部眾當即開始反擊,但是面對孛來的優勢兵力,以及韃靼部烏珂克圖汗的名義,這些兵馬很快就潰敗下來。
一天的功夫,孛來指揮大軍斬殺了一萬多人,整個汗帳都是血流成河。
緊接著,孛來開始對汗帳進行整頓,得到了八萬多可靠的兵馬。此後一連六天的時間,加上陸續逃回來的大約十一萬多潰兵,孛來竟然又重新整頓出二十萬鐵騎大軍!
當然,此時的二十萬鐵騎大軍已經不是開戰之前的韃靼部鐵騎了,不但軍心士氣非常的低迷,就連兵器、鎧甲也是缺少很多,甚至一些逃回來計程車兵將戰馬都丟掉了。
孛來對此也是無能為力,只能先竭盡所能重新武裝部分信得過的兵馬。
此時,孛來手中唯一能夠指望的,就是自己辛辛苦苦打造出來的一萬怯薛軍了。
孛來逃回汗帳的第八天,接到了哨騎的急報:天策軍殺來了,距離汗帳十里!
經過幾天休整的天策軍將士士氣大振,一路北上追擊,最終在距離韃靼部汗帳十餘里遠的飲馬河停下,在飲馬河南岸安營紮寨。
聽到這個訊息,孛來不禁眉頭緊鎖,飲馬河在韃靼部的稱呼是伊迷河、額勒敏河,是韃靼部汗帳南面的一條天險。
飲馬河發源於韃靼部汗帳以西的老爺嶺東南側,向東流,不少的韃靼人和大明北地百姓都稱之為小黃河。
之所以這麼稱呼飲馬河,是因為在流經韃靼部汗帳一帶方圓百里的範圍時,飲馬河兩岸大多是低山丘陵,河谷寬最多隻有兩、三里多,而且河道彎曲,河槽窄深,河底為沙、卵石,一旦到了雨季非常容易爆發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