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一連十幾天的時間朝中都沒有什麼動靜,那些準備發動政變的大臣依舊沒有輕舉妄動。
在此期間,情報部已經將參與其中的朝中大臣暗中調查了一番,給劉君韜呈交了一份名單,名單上有四十多人,大部分都是御史十三臺衙門的人,一部分是吏部、禮部和戶部的官吏,一小部分是兵部的人。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各部侍郎、御史言官,基本上沒有什麼大官。
劉君韜看著這份名單,心中也是明白,因為時間太短,這份名單中的大臣肯定有一些冤枉的,不過自己已經沒有時間一一甄別了,只能一杆子全部打死!
想到這裡,劉君韜也是閉上了眼睛,將心中的不忍埋在心間。
劉子安站在一旁,說道:“兵憲,這份名單之中,都是些小蝦米,屬下認為朝中肯定還有大魚,囚禁陛下、廢黜太子這樣的事情,絕不是這些小蝦米能夠做成的!”
劉君韜卻是揮了揮手,說道:“就這樣吧!”
“可是兵憲……”
劉君韜說道:“如果真的還有沒有露面的大魚,此時朝中肯定已經是翻江倒海了,不可能這麼平靜,那些大臣做事也不會拖拖拉拉、畏首畏尾,這明顯是那些大臣沒有統一指揮,全都是各自為戰的結果。”
劉子安聞言也是頓了頓,然後低聲說道:“可是兵憲,咱們為何不趁此機會,將朝中的文官徹底梳理一遍?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屬下可以再做一份名單,到時候……”
“住口!”
劉君韜猛然睜開眼睛,瞪著劉子安,頓時讓劉子安冷汗直冒,趕緊拱手告罪。
“這樣的事情必須謹慎,要將動~亂的範圍控制住一定範圍內,絕不可擴大!如今哈密衛那邊形勢越發的危急,朝廷在這個時候決不能出太大的亂子,必須儘快穩定下來!”
劉子安也知道剛才自己失言了,這時說到哈密衛的事情,劉子安便轉變話題,說道:“兵憲,關於哈密衛那邊,情報部也收到了不少的訊息。”
說著,劉子安便將一份厚厚的情報遞了上來。
劉君韜接過來看了看,臉色便有些不好看。
之前劉君韜率軍攻滅韃靼部的時候,癿加思蘭一直按兵不動,劉君韜還以為是癿加思蘭目光短淺,不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對其有些輕視。
後來劉君韜才明白,癿加思蘭是從一開始就看出韃靼部已經毫無生機,與其派兵支援韃靼部,落得個損兵折將,還不如讓韃靼部自生自滅,自己利用這段時間發展實力。
事實上,癿加思蘭也正是這麼做的,按照情報部的資料,目前癿加思蘭正在哈密衛厲兵秣馬,不但收攏了一部分韃靼部眾,而且還和西域西方的胡人勾結,不斷擴充兵力,大有繼續東進的跡象。
最讓劉君韜放心不下的一件事情,便是原韃靼部大將拜亦撒哈突然出現,在韃靼部敗亡之後,竟然奇蹟般倖存了下來,並且帶著一萬多殘兵投靠了哈密衛的癿加思蘭。這一股韃靼人的投靠,使得癿加思蘭的實力更是猛增,特別是聲望更加膨脹,哈密衛周圍的各部胡人紛紛向其靠攏。
而且,情報部的訊息中顯示,近期癿加思蘭幾次留下拜亦撒哈率軍駐守哈密衛,自己則是率領主力人馬向東遷徙,將哈密衛東面的四個部落全部吞併,兵鋒甚至一度逼近甘肅腹地!
對於這個拜亦撒哈生性勇猛,據說是韃靼部少有的智勇雙全的猛將,之前孛來之所以沒有對其重用,而是將其派到了西面駐防邊界,就是因為拜亦撒哈忠於先汗,並且勇猛善戰,孛來殺又不敢殺、用又不敢用,所以只好將其流放。
如今,拜亦撒哈投靠了癿加思蘭,使得這個本就擁兵三十多萬的畏兀兒首領更加如虎添翼、雄心勃勃。
哈密衛的形勢越發的嚴峻,讓劉君韜如坐針氈,特別是如今朝中大亂在即,天順帝隨時可能駕崩的情況之下,劉君韜似乎已經看到京師如同火山一般,徹底爆發!
雖然劉君韜清楚,在歷史上,天順帝死後,太子朱見深順利登基,成為成化帝,但此時歷史的走向如何,劉君韜心中也是沒有絲毫的把握,有一種前路未知的恐懼感。
如今從宮中傳出來的訊息顯示,天順帝的身體每況愈下,短短十幾天的時間已經臥床不起,連寢宮的大門都出不去,只能在床上處理一些政務。
這樣的訊息可以說是壞到了極點,現在大明可以說是內憂外患不斷,形勢不但沒有隨著韃靼部的滅亡而有所好轉反而越發的惡化。
如今,大明因為開拓了萬里之廣的瀚海都護府,每年的開銷要至少翻一倍,國庫為此背上了巨大的包袱。而朝中大臣還在準備內鬥,進而發動政變;哈密衛現在失守了,癿加思蘭成為繼瓦剌部、韃靼部之後,大明又一個強大的敵人!
如此的情形,劉君韜甚至有了一種到了明末時期的緊迫感,心中非常的壓抑。
“攘外必先安內!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劉君韜對劉子安說道:“先清除朝中的逆臣!而後穩定時局、振作朝綱,本憲便起兵西進,奪回哈密衛!”
劉子安聞言不禁熱血上湧,這可是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這注定是要青史留名的。
劉子安自知如果沒有劉君韜,如果當年劉君韜沒有擊敗自己,自己沒有投靠劉君韜,是不可能有今天這番成就的,自己充其量也就是山東的一個豪強罷了,這輩子也不會有什麼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