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之後,嚴虎率領鷹揚軍將士抵達了雁門關外圍,一直遲滯大軍行進速度的兩千韃靼部鐵騎,此時也只剩下數百人而已,倉皇逃回了關城外的韃靼部大營。
此時的雁門關硝煙瀰漫、血跡斑斑,到處都是大戰過後留下的狼藉之狀。
不過讓嚴虎慶幸的是,雁門關還沒有失守!
眼見一萬餘鷹揚軍將士抵達了雁門關外,正在圍城的將近五萬韃靼部鐵騎也是暫時撤了下來,讓出了一側,嚴虎當即下令大軍開進了雁門關。
當嚴虎見過了守關將領之後,便來到了關城之上,看著外面無邊無際的敵軍,嚴虎心中也是沉甸甸的。
雁門關是千古雄關,當年趙國名將李牧便在此大破十萬匈奴鐵騎,並修建了靖邊寺;大秦蒙恬將軍也是率軍三十萬出雁門北擊匈奴,卻匈奴七百餘里;漢代王昭君是從雁門關出塞和親的,從此以後這一帶出現了"遙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宋代的楊令公也是在雁門關陷入重困,最後士卒全部覆沒,在朔州的陳家谷他自己身負重傷為遼兵所執,寧死不屈,終至絕食為國。
如今大明雄起,雁門關的關城雖屢有重建,但隨著大明疆域逐步向北推進,內長城作為"內邊"的作用已經失去,所屬的雁門雄關地位也隨之逐漸下降。
此時的雁門關東走平型關、紫荊關、倒馬關,直抵京畿,連線瀚海;西去軒崗口、寧武關、偏頭關至黃河邊。恆山沿代縣北境蜿蜒于山巔的內長城,將雁門山、饅頭山、草垛山聯成一體。
雁門關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雁門關坐落於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位於雁門山之上。"九塞尊崇第一關"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是大雁南下北歸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
雁門關的圍城隨山勢而建,周長十里多。城牆的南端分別與關城的東西兩翼相連,向北則沿著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圍,合圍處建有城門。圍城以外還築有三道大石牆和二十五道小石牆,起到屏障的作用。
嚴虎相信,只要兵力和糧草充足,光憑眼下的五萬韃靼部鐵騎,不可能攻破雁門關!
關城正北的山崗上有明軍的營房,東南有練兵的校場。西門外有關帝廟,東門外有靖邊祠,祭祀戰國名將李牧。
關城以西的舊關城俗稱為鐵里門,兩關之間用石砌長城相連,並建造了敵樓、烽火臺等,形成一組完整的防禦體系。在舊關城附近有一段白草口長城,全長十里有餘,每隔一百二十步左右,便建烽火臺和敵樓各一座,在險要的地段,還設定了堡寨、壕溝和暗門等。它的東西兩端向北延伸後,最終與外長城相連。
如此雄關,再加上一萬餘名鷹揚軍將士和守關將士把守,嚴虎準備在雁門關血戰到底,不讓韃靼部鐵騎越雷池半步!
此時天色漸晚,嚴虎便帶著左營遊擊將軍孫德奇和右營遊擊將軍吳昊,以及雁門關守備徐勇巡視關城內外。
雁門關各處的防禦設施還算是齊備,此前在接到山西總督劉君韜的命令之後,守備徐勇也是多方籌集了不少的錢糧輜重,但是經過幾天的激戰,這些輜重也是消耗了不少。
“關內的糧草還有多少?”
“這……”
嚴虎瞪著支支吾吾的徐勇,大聲問道:“還有多少!”
徐勇只好硬著頭皮抱拳說道:“啟稟將軍,原本關內守軍只有兩千多人,儲存的糧草尚能支撐數月之久;但是現在援軍太多,而關內的糧草增加的數量又跟不上,只能支撐大軍十五日到二十日所需!”
話音一落,嚴虎的臉色頓時大變,雖然自己率軍兩萬餘人駐守雁門關,可謂是固若金湯,但是面對五萬韃靼部鐵騎的圍攻,還是壓力巨大的。
如今雁門關內的糧草只能支撐十幾、二十天,這還沒減去激戰之時的損耗,一旦大軍的糧草斷絕,那就是陷入死地了!
想到這裡,嚴虎一面派人給山西總督劉君韜稟報情況,請求儘快派來援軍,同時將雁門關裡的糧草全部嚴控起來,從即日起實行配給制度,儘量節省糧草、拖延時間。
就在這時,一陣陣號角聲傳來,嚴虎臉色微微一變,知道這是五萬韃靼部鐵騎開始進攻了!
“傳令全軍準備迎戰!”
“得令!”
此時雁門關內的明軍將士已經全體動員,所有將士都各司其職、忙碌不停。
大量的武器、守城器械都堆積在城牆上,由士兵們源源不斷的運到各處,以供將士們取用。
大戰來臨之前的緊張氣氛籠罩了整個雁門關,那些鷹揚軍將士還好,畢竟此前已經經歷了不少的陣仗,但是雁門關內的守軍將士的表情就不怎麼好看了。
嚴虎站在城樓上,長時間的仰望著矗立在城樓上的大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