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棋子的試探,棋手的無動於衷,是一種態度,這讓棋子無奈。
面對棋子的試探,棋手冷冷的將它丟進垃圾桶,這同樣是一種態度,更讓棋子恐懼。
以下克上,說起來,總是那麼激勵人心的,彷彿應了威武不能屈這句話,又能彰顯個人英雄主義。
實際是,當強者的拳頭打過來,弱者的小宇宙多半不會爆發,會爆發的只有眼淚和鼻血。
強權暴力金錢,真的能砸倒幾乎所有的脊樑骨。甚至,真正的強權者,完全能按照自己的意願,重新制訂人間的規則秩序!
若再進一步,有強大的存在,自身都能演化一界,以天地眾生為棋子,以宇內**為棋盤。
那麼,純粹的反抗,螻蟻的反抗,自由的呼喚,對於這樣的存在,真的還有意義嗎?
那種一步步強大起來,十年報仇不晚,三十年過河翻盤的故事,終究只是面對著有形的可超越的敵人,從來不會是整個世界,甚或創造世界的造物者,或者主宰他一言一行的真實命運!
即使最瘋狂的人,大概也不會幻想自己能超越真實,成為超越一切存在的終極概念!
因為,思想也是有相對終點的,而那個終點,早已經被設定和界限!
對於一個立志獲得大自由大超脫的人,若真連一言一行都被控制,那麼,所謂的反抗,還怎麼可能達成目的?
凌歧,找不到答案,所以,不得不走上一條更崎嶇的道路,一條步步為營的道路!
在這條崎嶇的道路上,在這個尚未落幕的舞臺中,方源等臂助必不可少,因為他們是各自舞臺上原本的主角。
方源必然是本為面的命運之子,若這少年不重要,那麼在他聽到凌歧荒謬的言論後,根本不會有任何事情發生。
事實上,之前的異變,不正說明,至少對於利用紅色閃電警告他的某個存在來說,方源是非常重要的!
凌歧並沒有因此就更加源,他已經很了,將他擺得更高,不符合自己一貫的性格。凌歧,始終都是個靠自己的男人。他可以利用方源之類的特殊群體,但永遠不會本末倒置。
無論如何,有了方源,有了張心慈,凌歧現在多了不少選擇。最保險的一種,就是繼續挖掘兩人身上的線索,找出牽扯出更多的“重要”人物,讓戲按照有利於自身發展的方向演下去。更激進一點,他可以利用方源和自身的命數,去火中取栗,以小博大,謀算這個世界上那些他完全無法力敵的強者圖謀那些碰一碰就相當於作死的寶物。
凡人運,凌歧運。命運的力量不如氣運那般明顯,但其實更加強大。比方這次,他圖謀活寶門,要是換個人,九死一生,偏偏他就抓住了一線生機,再次創造奇蹟。無論有多少前提和巧合,無論怎樣,只有事實才有資格說話,他活著,這是命運力量最好的證明!
至於更激進的辦法...凌歧已經嘗試過了,結果令他無奈,不得不被迫接受一些事情,也推翻了他之前的某種猜測。
顯然,他目前能接觸到的那些偉大,並不超然。
這三策,上中下,本無高下之別。
只要能幫助他取得勝利,就是好的策略!
所謂兵法,人人讀了都有心得。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
呵呵...
若要儲存力量,以勢壓人,上兵伐謀不戰屈人之兵,自然大善。若要合縱連橫,聯弱抗強,遠交近攻,締結聯盟,便是大善。倘若一心震懾外敵,犯我強漢,雖遠必誅,伐兵屠城,血流漂櫓,才是大善!
道理是死的,人是活的。
有飯不吃是傻蛋,忍得飢寒真英雄。
世間道理萬千,常有矛盾。人的計劃無數,也有矛盾。那麼什麼才是道理,什麼才是好的計劃?
一本孫子兵法,讀透了,就是孫臏再世。死讀書,縱三千兵法倒背如流,也不過趙括。
當然,透與不透,也非全在理解,要應機,發揮的場合對不對,機緣到沒到。
趙括這廝,若不是第一戰就遇上了白屠,只怕稍加歷練,未必不是一代名將。他有口才,有智慧,懂兵法,唯獨缺了機會!
當然,凌歧不是什麼戰略家兵法家,論策論,遠不如趙括,更不是什麼鬼謀之士。但他知道,自己的選擇,必然是正確的,因為他相信,只要他不犯傻,命運就會站在他的這一邊,至少暫時!
其實,假如...他的神國沒有受到重創,假如...蛻變中的孫悟空已經完全恢復。
他在之前,還真有幾分可能,仗著命運的眷顧,去試試,硬抗血色閃電,試試這天罰的威力!
這界天罰當真是駭人,上古荒獸級的白蛟,瞬間毀滅。
可是,這天罰比起將他逼來此處的,那莫名存在的隔空一擊,還真不見得如何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