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鋼鐵之城,從很多年前開始,新加入的居民,就沒有了個人專屬的空間,即使是臨時所有權,也沒有。
其中待遇較好的,也是被安排在統一的集體空間中,有固定的住處,但無其他任何特權。
就和在外面買房子一樣,集體空間的住宅,只能住人。種種花,養養鳥,當然也可以,想要造物之類,是不可能的。
甚至於待遇更一般的,就連正式居民都算不上,只能算是編外人員,在集體空間中,也沒有分配到固定的住處。
這些編外人員,往往在加入鋼鐵之城後,就直接被外派到崗位上,成為正式居民前,所得貢獻,只有標準的四分之一。
就這,在外面人眼裡,都已經是天堂一樣的生活。
張如來夫妻,算是待遇比較好的,在二號集體空間內,有獨立的公寓別墅,地方很大,幾乎算得上一個小莊園。
和擁有獨立空間的居民,他們當然不能比,但總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至少,不用和那些編外人員一樣,換個崗位,就得搬一次家。
張如來夫妻,一家共有六口人,除了夫婦二人,還有張母和岳母健在。
兩位老人,帶著孫輩,留在鋼鐵之城,也算是無後顧之憂。
目前,張如來的長子和幼女,都在接受鋼鐵之城對外開放,最高等級的教育,一旦完成學業,未來前途可期。
若換做編外人員,子女想要受到最好的教育,就需要多花一倍的額外費用。
那對於編外人員,根本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或許正因為有著對比,所以張如來夫妻對現狀,才會如此滿意。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兩人都是觀測站的正式員工,張如來還是站長。
那雖然是一個臨時的職務,非永久性,卻也足夠讓許多新近加入的居民羨慕,是他們眼中的大人物。
更高的地位,帶來的不僅僅是虛榮,還意味著更多的貢獻,意味著更好的未來。
有貢獻,就有了一切,貢獻,在鋼鐵之城,是含金量最高的硬通貨,怎麼都是不夠用的。
觀測站是鋼鐵之城最近十年才建立的駐外站點,大量任用新人,才給了張如來夫婦機會,若非如此,即便受到上面人看重,他也未必能有今天。
當然,比起一些遠離北極的駐外站點,一些待遇更好的“肥缺”,觀測站的待遇並不算太好,卻也絕對不差。
因為離鋼鐵之城近,所以觀測站的安全等級很高,“薪酬”雖然“相對一般”,福利卻很好。
類似的崗位,都是新居民搶破頭的差事。
觀測站的普通觀測員,每年都能領取不菲的貢獻獎勵,抵得上兩三次普通秘境探索冒險任務所得。
就算折半,對於一般的居民來說,也不能算少。
鋼鐵之城最富裕的,永遠不是接受長期僱傭的那些,而是經常出任務、探索秘境的外勤。
但別看秘境探索任務能得到大量貢獻,甚至還有外快,那根本是拿命在拼,出外執行特殊任務,也一樣。
除非真的想要做絕頂強者,不然在鋼鐵之城找到一個固定的工作崗位,才是普通人的長遠之計。
在鋼鐵之城,但凡和強化、以及個人空間許可權無關的,大部分都異常廉價,很輕易就能透過平臺兌換到。只要肯做事,在鋼鐵之城,每個人都能得到很好的物質享受。
如果說還有什麼是張如來感覺遺憾的,大概也只有獎勵貢獻折半這一點了。這也沒辦法,除非是七八十年前加入鋼鐵之城的居民,否則只有受過完整的最高等級教育,居民才能享受不打折扣的獎勵待遇。
張如來夫婦之所以不惜一切代價培養子女,也有這方面原因。
據說,最早加入鋼鐵之城的居民,不僅能擁有全部的居民許可權,甚至還有獨立的專屬個人空間!
雖然那種專屬空間,所有權並非個人所有,要付出天文數字的貢獻後,才能私有化。且在大小上,完整性上,也遠遠不能和幾乎已經可以算是小世界的公共空間相比,要花費大量貢獻去開闢、造物,完善內部自然迴圈系統,卻也足夠讓人羨慕。
那種資深居民,在鋼鐵之城並不多,主要是全都神神秘秘的,神龍見首不見尾,因此連張如來也不認識幾個。
他不羨慕他們,誰都明白先來後到的道理。蛋糕就那麼大,怎麼夠所有人分?
若他忙著羨慕別人,等到被眼紅自己的人頂下崗位時,才叫悲催!
身為一地站長,只要考評成績在中等以上,每年都可以獲得免費強化的機會,這可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回報!
即使對於張如來而言,這也是身為站長最為重要的一項福利待遇!
除非放棄為子女提供最好的教育環境,並且放棄為兩位老母親購買續命的靈液,否則張如來起碼要花掉自身貢獻的一大半,才能透過兌換,獲得同等的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