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冢,無聲。
有劍橫於膝上,李命秩靜坐在這裡。
這個位置,劍冢老人曾燃燒了自己血,淬鍊了無邪劍。
餘溫,現在仍可感受。
已經枯坐了三天,還要繼續枯坐下去,可能三個月,也可能是三年、三十年。
李命秩要在這裡想很多問題,唯有將這些問題都想通了,他才有繼續出劍的把握,才能夠成為李命秩。
三天前的大戰,他看到的東西實在是太多,需要他思考的也太多。
李逸仙用的竟然不是劍,而是一把刀。
從劍仙一族走出去的人,為什麼不用劍,用的是刀?李逸仙為什麼要棄劍練刀,難道刀比劍更鋒嗎?
當初劍冢老人又為什麼問自己那個問題——這把劍,無邪?王石當時的回答,又是怎樣的意思?
那一場曠世大戰,所展示的東西很多。
僅僅地觀看,李命秩就已經十分的清楚,他跟李逸仙之間的巨大差距,完全不是目前的自己能夠跨越的。當初還天真的以為自己走出春秋門就能夠挑戰他了,現在看來完全就是一個笑話。
李逸仙的劍,且不說他的刀,恐怕都已經可以超過仙主的劍了。
該是怎樣的天才,才能夠到達這樣的境界?
李命秩對自己有了重新的認識,開始在這裡沉思。
如此高山立於眼前,如何不想攀登?又該如何攀登?
只是,現在這座山已經倒塌。
就連王石,也已經死了。
整個東仙域,還有什麼高山值得攀登?
李命秩也曾想過自己跟王石互換會是怎樣的情景,在那樣的條件下,自己能夠跟離主對抗?能夠發狂,將君王跟仙主砍的七零八落?
平心而論,他不能。
春秋門之中,李命秩可以跟王石一爭高下;春秋門之外,李命秩已經弱給了王石。
一門之隔,就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差距。
李命秩的心中不平。
所以他在這裡靜坐。
若是王石還活著,又該如何?假以時日,他又會到什麼樣的境界?屆時,自己又會是怎樣的境界?
王石已然成為了李命秩的假想敵,來磨礪李命秩手中的劍。
一坐成枯。
李命秩忘記了歲月的流逝,身上有了一層灰塵,宛如洞中圓寂的老僧,變成了一件石像。他要在這裡突破自己,尋找新的劍道。
劍冢,安靜到沒有任何的聲音。
劍仙一族的仙主站在劍冢外,好似能夠看到正在其中枯坐的李命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