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坐而論道,見識修養皆相近的同道中人,印證心中所學,眼中所見。相互交流討論是一種方式,以神魂相較,隔空對峙,感受對方氣場,修養,從對方的言談中體會彼此對道的認知,又是一種方式。
顧天佑和葉少鋼對坐品茶,坐而論道,這是一次交流,更是一場較量。表面看古井不波,暗地裡卻是洶湧澎湃。
葉少鋼問:何為道?
顧天佑淡然答道:“江南的亭臺樓閣,皇宮式建築風格的閩南古厝,空中浮過的雲,當下茶湯裡的芬芳,當一件事物登峰造極,藝近乎道時,便都是道直接外在的表現。浮空萬物,各有其道。所謂大道便是最多最尋常見到的,五行陰陽,日升月沉,皆是尋常見。”
葉少鋼讚了句妙,道:“至道無形,越是容易被忽視的尋常東西,往往越蘊含深刻強大的真理,所謂存在便有其合理之處便是這個道理,一樣事物在漫長的時代演變中一直存在著,當然有其道理。”話鋒一轉,忽然問:“顧先生是如何看龍興會的?你自問與龍王相比,誰正誰邪?”
顧天佑想了想,道:“龍興會對華夏民族而言是個很好的組織,王憲在廣義道德標準方面要比我更接近一個好人的境界,但是,對於龍興會的競爭對手而言,這個組織簡直壞透了,還有王憲,他也許是這個世上最有慈悲心的人,但他的大慈悲對少數人而言,簡直比噩夢還可怕。”
葉少鋼道:“顧先生不覺得為了大多數人的福祉,犧牲少數人的利益是對的?”
顧天佑道:“這是把罪孽均攤到更多人身上,大家都有罪不等於做壞事的人就沒罪了,我不是好人,但我不傷及無辜,如果一個人給我造成傷害,我就會想法子十倍償還,可假如殺一個無辜者可以救一百個人,我絕不會去殺,那一百人不關我屁事,那一個無辜者更沒有傷害到我,世事紛亂,皆因聖人干擾太多,真想有作為,不如去救那一百人。”
葉少鋼再問:“如果是一萬人呢?或者說百萬千萬甚至上億,只要你殺掉一個無辜者•••••”
“你覺著一個關乎百萬人生死的傢伙會是個無辜者?”顧天佑打斷他的話說道。
葉少鋼道:“三十一年前,我的一個大學同學殺了一個無辜者,為的是保護更多的無辜者,她做出了自認正確的選擇,卻悔恨終身,英年早逝在獄中,你知道我說的是事實,所以我問你的問題是真正成立的。”
這句話直接撥動了顧天佑的心絃。三十一年前在京城,於少芬做了相同的事情,葉少鋼能這麼說證明他是知道自己底細的。顧天佑眯起眼看著他,問道:“三十一年前你也在京城?”
葉少鋼坦然道:“我那時候在京求學,主要是為了追隨蕭老師學道。”
顧天佑知道他在向自己暗示什麼,於少芬的事情知道的人不多,而自己是於少芬的兒子這件事知道的人就更少了。收回凝視,沉吟道:“你比我想象的要複雜。”
葉少鋼微微一笑,輕哼了一聲,道:“處在你我這樣的位置,有不復雜的人嗎?”
顧天佑道:“王憲就不怎麼複雜,我其實也是很簡單的人。”
葉少鋼嘆了口氣,道:“我很羨慕你們可以化繁就簡,葉家的力量還不夠強大,夾縫中求存,所以考慮問題的時候難免要弄的複雜些,這真是一件讓我頭疼的事情。”
顧天佑道:“仙道太無聊,遠不如世俗浮沉中修行來的有趣,你簡單了十年,付出點代價也是應該的。”
葉少鋼道:“所以我又出山了,忙的頭疼要比閒的蛋疼有意思多了。”
顧天佑道:“回答你先前的問題,如果殺一個無辜者可以救下許多無辜者,這個數量超過了我能力內所能直接營救的極限,我想我會考慮出手殺人,但我一定不會後悔,不過我會先玷汙這個人的名聲,然後再殺掉他。”
葉少鋼嘆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你們這一代人眼中,北島的這句話似乎已不是簡單的貶義。”
顧天佑搖頭道:“並非如此,我們不認可的其實是上面那句,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這個世界對勝利者越來越寬容,很少人願意關心失敗者的驕傲和勇氣。”
葉少鋼道:“所以,我是不是沒有可能說服你跟我並肩作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