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知李蕙聽了,言談舉止卻更加激烈:“他一無詩作,二無文章,只知鑽研經義,如何不是老學究?”
李適霎時啞口無言,他本想說詩作文章都是華而不實、無濟於國事的東西,根本不值一提,只有聖人經義才是興國安邦之本。
但話到嘴邊,卻是覺得這麼說不妥。
他畢竟是天子,有些話自是不能說得那般隨意。
沉吟了半響,李適最終還是決定退一步:“既然你覺得韋宥是個書呆子配不上你,父皇就給你換個門楣,蘭陵蕭氏如何?
湖南觀察使蕭複次子蕭湛道德高尚,溫文爾雅,與你年齡相仿……”
“女兒與他素未謀面,只怕性情不合。”
“張掖郡王段秀實之子段伯倫文武雙全,為人謙恭樸實,實乃良配。”
“段伯倫誠然是正人君子,但他不懂風月,不解風情,女兒不喜歡。”
“那監察御史陸贄呢?此人實乃王佐之才,智如子房而文則過,辯如賈誼而術不疏,朕正打算重用他……”
“陸贄已有妻室,父皇何故要拆散人家的姻緣?”
……
李適一連推薦了數名青年俊傑,每一個都堪稱是年輕一輩翹楚,但都被李蕙一一否決掉了。
饒是他有些後知後覺,此刻也察覺出了異樣。
雙目盯著李蕙明亮的的眸子,李適試探著問:“為父推薦的這些青年俊彥阿蕙你一個也看不上,莫不是已經心有所屬了?”
李蕙聞言,嬌軀微顫,一雙秋水剪瞳悄悄地避開李適的目光,低著頭不答話。
而她這副女兒家被說中心事的羞赧模樣更讓李適確定了自己的猜測。
他忍不住暗歎口氣。
女大不中留啊!
不過女兒終歸是他自幼捧在手心的掌上明珠,他也捨不得過多責怪,只是佯裝不在意地追問道:“不知是哪家的兒郎有如此福分,能討得我家阿蕙的歡心啊?”
“這人父皇你也認識,就是……就是……”李蕙抬頭偷瞄了眼李適,欲言又止。
李適眼皮跳了跳,冥冥之中他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不過他畢竟做了將近二十年的太子,心性城府早已練就,面上非但不顯山露水,反而露出慈祥的微笑。
“阿蕙,父皇不會強迫你嫁給你不喜歡的人,你若是真有中意的男子,不妨告訴父皇,咱們慢慢商議。”
“父皇……”李蕙咬了咬唇,突然間似乎鼓足勇氣一般,抬起頭凝望著李適。
“女兒的意中人是郭家八郎,求父皇成全。”
“郭家八郎?”
李適聞言怔了片刻,旋即只覺腦海中一陣雷鳴乍響,一顆心瞬間揪緊。
郭家八郎,不就是汾陽王家的那個渾小子郭映嗎?
這小子剛壞了他的大計,轉頭女兒就對他芳心暗許,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荒天下之大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