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人在大唐,謀朝篡位 > 第十四章 詩會揚名(下)

第十四章 詩會揚名(下) (第1/2頁)

“七關蕭索少人行,白骨戰場縱復橫。

河隴壯士抱戈泣,四面胡笳聲轉急。”

郭映緊跟著又是兩句,一副河西殘兵在吐蕃圍困下苦苦支撐的淒涼景象,浮現在眾人心頭。

這兩句詩雖然短促簡單,但是其中蘊含的畫面卻讓人觸目驚心,那慘烈的野戰、攻防戰就像是擺在眼前似的。

尤其是那句“四面胡歌聲轉急”,彷彿是一柄重錘擊打在在場每一個人的心頭,不禁令在場士子黯然神傷。

就連一貫寄情于山水、性子清冷疏淡的韋應物,也忍不住露出悲慼之色。

而韋俊則把一雙濃眉緊皺成了個川字,眼中盡是血絲。

“烽煙斷絕鳥不飛,十六年來不解圍。

傳檄長安終不到,借兵回紇何曾歸。”

待到郭映這一段吟誦完畢,整個會場一片死寂。

河隴、安西北庭軍民孤懸一隅,泣血死守,而朝廷竟不派援軍去救……

儘管如此,他們依舊是日復一日,堅守待援,不改初心。

一股酸楚之意湧上心頭,有人紅了眼眶,有人悄然落下淚來。

韋俊更是雙拳攥握,青筋暴漲,指甲嵌進肉裡,鮮血淋漓。

但郭映的聲音並未停歇,不過他的聲音卻是由慷慨激昂變成了哽咽哀鳴。

“愁雲慘淡連荒漠,卷地北風吹雪落。

將軍錦韉暮還控,壯士鐵衣夜猶著。

城中匹綾換鬥麥,決戰寧甘死鋒鏑。

一朝胡虜忽登城,城上蕭蕭羌笛聲。”

此句一出,臺下眾多文人墨客皆潸然淚下。

哪怕大唐將士拼死抵抗,但在吐蕃的大舉進攻之下,孤立無援的河隴諸州還是先後陷落了。

而原來的漢家音樂,也變成了羌笛胡笳。

此情此景,又怎麼能不讓人淚流滿面呢?

就在他們傷感落淚的時候,郭映的聲音再度響起。

“當時左衽從胡俗,至今藏得唐衣服。

年年寒食憶中原,還著衣冠望鄉哭。

老身倖存衣在篋,官軍幾時馳獻捷?”

這是全詩的終章,郭映借一位沒於胡塵之中,仍然心懷故國的老者之口,表達了他對官軍收復河隴,使日月幽而復明的期盼。

同樣,也表達了對大唐失去河隴,百姓被迫從胡俗的悲愴。

這段終章一出,場中的氛圍更加壓抑了。

這首詩本是明代江西才子、永樂二年狀元曾棨(qǐ所作的«敦煌曲»,講的正是安史之亂之後敦煌守軍面對吐蕃大舉圍攻之下的種種故事,此刻被郭映略做刪改之後,吟誦出來,可謂是正當其時。

最新小說: 今天和渣王爺和離了嗎 伊人歸 深宮許 逆天雙寶:馭獸孃親狠囂張 穿越:我有無限泡麵 三國:我的夫人是甄宓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醋精將軍又悔婚了 逐鹿大明 棄女逆襲:大魏最強女宰相 大理寺贅婿 帝國第一家丁 暴宋 我在武工隊 大明:朱家老二,打造海上日不落 我姓王,我的鄰居武大郎 魏挽天傾 兵謀天下,我是趙雲我怕誰 大明小財神 大明:我擺爛了,老爹是胡惟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