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御劍天行,是否就是神仙?
至少,張明心此時覺得,自己若能像莫驚塵數人一般,自己也就是神仙了。
日已立中,日出之時,張明心從自己的木屋中醒來,開啟木門,卻見莫驚塵迎著朝陽而立。
“莫大哥。”張明心雙目紅腫,對著莫驚塵無力喊道。昨夜村中一幕,又映入眼前,眼中又是一紅。
遠眺,那村中火光已熄,只是,依然殘餘數處灰煙,證明著,這個村落,已然消散。
“止淚,梳洗吧。我攜你回七玄宗,我之宗門。”莫驚塵回頭一眼,又轉過頭去,嘆了口氣,臉上十分不忍,“下湖之前,應了你要帶你御劍飛行,今日便能隨了你的意,路途遙遠,御劍也要兩日,你拾掇好,你……怕是以後難得歸來了。”
張明心一愣,擦了擦眼,應了聲,跑到井邊,洗漱了,開始收拾。
除身上獸皮衣與兩件衣裳,幾包毒菇調料,張明心倒也並沒太大長物。
莫驚塵看著張明心拿了那幾包調料,想了想又從木屋牆壁取下菜刀掛在腰上,臉上的表情,幾度翻轉。
最後,莫驚塵也沒說什麼言語,牽了張明心,祭起劍,牽了張明心便御劍飛空,昨夜相聚之七玄宗數位弟子,也笑著跟上,雲松、於秀卻是不知去向。
般若寺金袍僧人,昨夜入那明覺老和尚焚化木屋中,尋得一棵青金色舍利,又協同他人超度焚化村中之人,連夜,般若寺三僧人便往寺中趕回去了。
與莫驚塵同乘一劍的張明心,此時雙手牢牢捉住莫驚塵玄衣腰帶,身體僵硬,站於劍上,也不敢亂動。
好大的風,好小的樹,雲也似霧,是捉不住的。
這便是神仙,也不用攀山越嶺,那山一下子就過去了……
縱是十二歲的孩童,在這千丈天上,心中,也不禁生出一股豪情壯志。
修真,入道,當神仙,御劍,天行……
張明心胡亂想著,一陣風來,張明心身一搖晃,手中趕緊用力扯緊莫驚塵的腰帶。
莫驚塵眉毛一挑,嘆了口氣。
最初,莫驚塵是憂心張明心掉下玄劍,讓其抱著己腰,不到半個時辰,莫驚塵越想越怪,又讓張明心換了捉緊腰帶。
剛乘玄劍之時,張明心不斷問話,莫驚塵耐著性子答了幾處,苦笑搖頭,想了想,細聲囑咐張明心:
“你謹記老和尚之言,他託付你那物事,決不可告知他人,或隨意讓他人觀看,更不可四處炫耀,否則……咳,天上風大,你無事莫要張嘴,小心那鳥兒撞入你嘴中。”否則,易惹殺身之禍,這種話語,對一小童,似是過重,莫驚塵咳了聲,並沒說完,而是換了話語,讓張明心不再囉嗦。
昨夜明覺老和尚託付“明鏡臺”予張明心之時,除莫驚塵,金袍和尚、雲松、於秀外,其餘數人,皆於村中搜村人屍體,並不知情,莫驚塵對“明鏡臺”甚是著緊,怕此寶落入他人之手,禍害正道,又怕張明心懷璧其罪,因此而受害,就再重複叮囑了一次。
莫驚塵心中,總是隱隱約約,覺這小童與這至寶,不應,更不適聚在一起。
但世間,事有因緣,福禍,總難知。
就此,向著七玄宗,白日御器飛行,夜宿深山野林,捕獸填腹,第三日午後,七玄宗山門,隱於雲霧中的七玄山脈,於天上,終是朦朧可見了。
七玄宗,本非叫七玄。
七玄宗所在之地,接連藏劍谷的一座萬丈奇峰。
那藏劍谷,有說是三五千年前,正魔約戰之地,兩道相爭,天地變色,山谷天上,若隕星辰般,不知隕落下多少修道人血軀屍骨,也不知從天上掉落下多少神兵利器,至寶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