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慶帝對容妃恨的咬牙切齒。
這個時候,四皇子也開始恨起了黃家。
他得了訊息,黃家竟然收留了廢太子的私生子。
這是要幹什麼?
這是對他不忠誠啊?
這是還想在廢太子那一脈投資,典型的牆頭草行為。
四皇子心眼小的很,真要記恨誰,那是絕對要把你抽筋扒皮的。
他就開始給黃家使絆子,另外,也在承慶帝那邊給容妃添油加醋的。
沒過幾天,容妃被打入賤籍,成了宮奴,進了浣衣局。
她之前得寵的時候得罪了不少妃嬪,這一被貶,立馬就招來無數人報仇。
純嬪就去了浣衣局兩回,給容妃招來不少麻煩。
還有那幾個被分發了下了料的脂粉和衣料的貴人美人,她們位份雖低,可到底是主子,想要懲治宮奴,那也是輕而易舉的。
這幾位見天的往浣衣局跑,不是讓容妃罰跪,就是招了她洗恭桶。
而宮外,黃家那邊也知道容妃被貶是因著四皇子使了力氣。
他們也知道四皇子給他們家使絆子了。
黃家不是什麼小家小族的。
他們家在前朝就是大家族,前朝的時候出過好幾位宰相,到了大周朝,雖不如前朝那樣是頂級的世家,可底子在那裡,也差不到哪兒去。
黃家在大周朝這百十來年,也出過尚書,出過封疆大吏,論人脈勢力可也不小。
當他們知道四皇子在背後使壞,一時激憤,就調轉頭對付四皇子。
兩邊本來是合作關係嘛。
既然是合作伙伴,那必然知道對方很多事情,也知道對方的弱點在哪裡。
四皇子對付黃家容易,黃家反咬四皇子一口也不太難。
畢竟,四皇子早先沒多大勢力的,也就是在太子和二皇子被廢之後,他悄悄的接收了一些那兩位的勢力,還有一些官員投靠過來。
可這也沒多長時間呢,要真論起來,四皇子的根可不如黃家扎的那樣深。
黃家徹底捨棄了容妃,開始拼力對付四皇子。
四皇子培養的暗探被揪出來,他在別的府裡安插的釘子也被清除,他的好些門人也遭了殃,一些投靠了四皇子的小官也被暗算。
四皇子和黃家這番爭鬥一斗就是好幾個月,最後弄了個兩敗俱傷。
而宮裡,也有好些人跟著倒了黴的。
早先有一些大太監和容妃那邊走的近,容妃倒臺,這些人自然就跟著沒落了。
還有一些太監和四皇子關係好,黃家那邊拼著同歸於盡,也把這些人揪出來,讓自己的人手把這些人給坑害了。
兩邊斗的狠的時候,江南那邊又遇到天災,江南以及西南那邊好幾個地方農民起義,有一支隊伍特別厲害,沒用多久就佔了好幾個城池。
他們打出來的旗號就是要懲治貪官,還說什麼要清君側,懲奸奴等等。
懲治貪官不好說,大周朝立國百餘年,到這個時候,貪官那是太多了,大小的官員沒幾個不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