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原幫著把炕桌放下來,他和阮平盤腿坐著啃大肉。
安寧也拿了筷子過來吃了幾塊肉。
吃了肉,她又喝了點熱水,這才起身去和董喚娣包餃子。
那餃子面是之前和好的,餡也早就拌好了的,倆人包起來特別快,沒多長時間就包好了。
安寧一邊燒水煮餃子一邊問董喚娣:“我哥他們呢?”
董喚娣撇了撇嘴:“之前因為用鍋用灶的和我鬧了一場,你爹回來一生氣就把他們趕出去了。”
“趕出去了?”安寧皺眉:“他們現在住哪兒了?”
董喚娣指了指牲口圈的位置:“那邊不是有咱大隊蓋的房子麼,這年節了也沒人住,你倆哥就先搬過去了,等開春蓋了新房再挪出來。”
安寧知道那兄弟倆有地方住,也就沒有再問。
她和董喚娣煮好了餃子端進屋裡,四個人圍坐著吃餃子。
阮平還拿了酒和蕭原喝了幾盅,吃飽喝足了,蕭原才起身告辭。
臨走的時候,董喚娣還給蕭原裝了點東西,有一雙棉鞋,還有兩根骨頭棒子,和一塊煮好的豬耳朵和一點豬頭肉。
“你們家的情況我知道,想來過年也沒多少肉,這個拿回家解解饞,這鞋是我做的,你試試合不合腳。”
蕭原愣了一下。
他沒想著丈母孃竟然會給他做鞋,頓覺這丈母孃人還不錯,起碼心善。
他接過鞋道了謝,穿在腳上試了,大小剛剛合適。
蕭原抬頭笑道:“正好,穿著可舒服了。”
董喚娣舒了一口氣:“合腳就好,你就穿著回吧,這鞋厚實,穿著不凍腳。”
“好。”蕭原答應了一聲。
實在是他腳上的鞋有點破了,穿著是真凍腳。
拿了東西,蕭原揹著布袋回了北崗村。
北崗村那邊,蕭柱子和金三娘一直盼著蕭原回來呢。
蕭原到了家,倆人趕緊把炕燒的熱熱的,金三娘又張羅著做飯。
蕭原就說在阮家吃了飯才回來的,還說丈母孃給他包了餃子,又讓金三娘看他腳上穿的鞋。
金三娘看了還挺歡喜的。
她心說這門親事是真做對了。
除了董喚娣,哪還有丈母孃能做到這一步,畢竟是親生的,那是不能比的。
“往後你也對你丈人丈母孃孝順點。”金三娘叮囑了一句。
“知道了。”蕭原答應著,一邊往外掏東西。
往年蕭家過年的時候那就是在過難關,能愁的蕭柱子兩口子一宿宿的睡不著覺,今年就不一樣了,雖然生產隊分的糧食當,可兒子出息了,這不,過年了,能往家拿東西了。
看著蕭原拿出來的花生和糖,還有面粉啊,油啊之類的,董喚娣歡喜不禁:“這面留著,大年初一包餃子,初二你姐他們回來再包一頓餃子,這麼些年了,你姐他們回孃家都沒吃飽過。”
蕭原把大骨棒拿出來:“明天把這個燉了,晚上咱們也吃頓飽飯。”
金三娘喜滋滋的把東西放好,到了晚間,一直和蕭柱子說自家兒子出息了,往後好日子就要來了。
蕭原卻知道,這好日子恐怕要來的很慢。
畢竟往後三年,只怕誰家的日子都不好過。
他就想著等開了春怎麼著想辦法弄點糧食啥的,最起碼得把往後這三年混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