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九皇子和肅王想把蕭元留在京中,但蕭元想要外放,他想主政一方,真正的為百姓做些實事。
蕭元有著種植高產作物的功績,又和九皇子感情頗深,九皇子對他十分尊敬,他想要外放,九皇子便是不捨也答應了。
之後的十幾年時間裡,蕭元和安寧都沒有回京。
他們從江南到關外,走過很多地方,也治理了很多地方。
蕭元真正做到了他所說的絕不做貪官,主政一方,便真心實意的為當地百姓謀福利。
他是真正踏踏實實的做事,再加上有著安寧這樣一個大外掛,他每天一地,都會將當地治理的特別好,百姓安居樂業,當地商貿也十分的發達,雖然說不上什麼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可卻也實實在在的改善了百姓的生活。
每當蕭元在任的的時間到了,離開這個地方的時候,當地的百姓真的是捨不得他走,每次蕭元離開的時候,當地百姓都會自發的組織人送行,最多的時候會有萬人送別,尤其是在江南某地的時候,蕭元離去之時,都已經到了渡口,可那些百姓還是難分難捨,哭的十分傷痛,還有的老人甚至哭的昏倒。
蕭元從關外離開的時候,當地百姓騎馬護送他,一直送到入了關才回。
蕭元在外十幾年快二十年之後,這才帶著安寧和孩子入了京。
因為他在外做出了很多功績,一入京便為首輔大學士,真正官居一品,風光無兩。
他也給安寧請封了一品誥命夫人。
這個時候許寶兒的日子過的也特別好。
謝珏守孝期滿之後就帶著許寶兒到了邊關,他鎮守邊關十餘年,又主持和那些遊牧民族商貿的事情,漸漸的將異族同化,後頭還是邊關穩定,他年紀也越來越大,這才帶著許寶兒回京。
謝珏沒有要定國公的爵位,但卻憑著自己的努力因功被封為鎮國公。
安寧和許寶兒這對姐妹之後的幾十年裡,一直都是京中貴夫人羨慕的物件。
兩個人日子過的都是風光又滋潤,又是有兒有女,兒女孝順,夫妻恩愛。
最關鍵的是,這姐妹倆的夫君都有本事,但卻真正的對她們疼到骨子裡,不光時時刻刻的惦記著她們,還從來沒有弄出小妾通房來膈應人。
光是這一點,就足夠讓那些貴夫人羨慕了。
謝珏也就算了,許寶兒性子柔,家裡的事情多數都是謝珏做主。
蕭家可就不一樣了。
蕭元性子太過活潑,安寧是個強勢的。
蕭家的事務都是安寧做主,京城裡不管是皇帝還是販夫走卒都知道蕭相爺最怕的就是他的夫人。
而且京城幾十年流傳著一則笑話。
那便是蕭相爺出門買東西都會記帳,然後店家會去相府跟蕭夫人報帳,蕭相爺身上從來沒有超過一兩銀子。
雖然不知道這事是真是假,但是卻讓人津津樂道。
蕭元這一生前半段荒唐,可後半段卻真的收斂了性子,實實在在的做了很多好事,他去世的時候,年事已高的九皇子悲痛不已,親去蕭家祭拜,親題諡號文正二字。
後來史稱蕭元便是蕭文正公,這也是歷代文人最高的榮譽了。
蕭元故去之時,安寧也知道九皇子時日無多,並不用她再守護了,就自絕心脈隨蕭元而去。
等她離開的時候,小世界倒還講誠信,果然送了她一些世界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