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柏走後,楊氏回就問唐保國:“母親這話是何意思?”
唐保國嘆了一聲:“大哥死的不明不白,而且,母親當時病危時候的樣子你也記得吧?還有這回唐沛的事情……我現在想想都後怕的緊,不知道是什麼物件這麼害咱們家,好像不把咱家的人都害死他就不甘一樣。”
這話說的楊氏都害怕。
她抓著唐保國的手:“老爺,我們,我們還是聽母親的吧。”
唐保國也有此意:“朝庭想往南省那邊派官員,只是那邊離京城太遠,而且又是蠻化之地,誰也不太願意去,不如我上書陛下,咱們躲到那裡吧,我總想著,離京城越遠越安全。”
楊氏忙不迭的點頭:“老爺趕緊上書吧。”
這天夜間,唐保國在書房寫摺子,楊氏一個人在佛堂唸經。
她一來是求菩薩保佑安寧,二來也是想求個心安。
第二天唐保國就把摺子遞了上去。
他想為君分憂,帶著家眷去南省赴任。
那邊建元帝正為南省的事情犯愁呢。
其實說起來,南省臨海的地方也很富庶,可這會兒缺的官員卻是貧窮地方的,那個地方未開化,是多民族聚集之處,在那裡當官是很危險的,朝庭這十來年已經在那邊任上死了好幾任官員,朝中的官員一聽說去那裡都要哭爹喊孃的不願意走。
誰知道忠義侯竟然願意去。
建元帝不由的想到為救他死去的忠勇侯,不由嘆了一聲:“唐家果然是忠臣,可惜了。”
饒是建元帝帝王心術修煉的不錯,對於唐家,也深感內疚。
他就想著算是皇家欠下來的債吧,若果然忠義侯能把那邊治理好,一定要重重封賞。
如此,建元帝發下明旨,讓唐保國即刻上任。
唐保國接了旨就去忠勇侯府告別。
宋氏那裡知道唐保國要去南省,心裡其實是挺樂呵的。
可她還是拉著楊氏的手一副依依不捨的樣子:“二弟怎麼這般想不開,在京城多好,為何非得去那麼個地方受罪,二弟妹,不如你和孩子留在京中與我作伴,也省的哪著受苦。”
楊氏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大嫂說哪裡話,我們老爺是為君分憂,老爺吃苦受罪,我怎好在京是享福,我是必要跟老爺走的。”
她心說我敢留在京城嗎,留下來不知道啥時候就沒命了呢,去南省好歹能多活幾日。
唐保國這邊跟忠勇侯府的人辭別之後火速的收拾行李就走。
那速度就好像是有人在後邊追命似的。
可不就是麼。
他們前腳才離了京城,後腳太子自盡,留下太子妃帶著太子的長子被囚禁起來。
因著這事遭到株連的朝中官員不知凡幾。
而且,太子的外室產下一女,悄悄的命人送到和唐家關係不錯的付家。
這也是唐保國跑了,若不然,太子這一私生女就有可能送到他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