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軍事準備 電燈成功
張知木說:“我想建黨的事兒,我還是在這場大戰之後再進行。不過我們要提前做些準備,你考慮一下參加組織的第一批人選。我會把我們組織原則,信念目標和組織章程整理成文文字。不過我們可以組織必要的人員開一個籌備會,和大家通通氣兒,讓大家心裡都有個數。
李茂說:“也好,其他事兒就等我們過了這一關再說吧!”
為了開這第一次籌備會,張知木和陳玉峰商量了一下,陳玉峰也非常的同意先開一個籌備會。不過陳玉峰說應該請閻興過來。
張知木馬上派人去請閻興,告訴閻興過來有要事相商。
張知木和陳玉峰、李茂、歐陽海又一起分析了一下當前的形勢。
歐陽鶴介紹說:“孫傳庭他們回到西安以後,還沒有恢復元氣組織好防守,李自成的大軍就到了。他們沒抵抗幾天,西安就被攻破。孫傳庭帶著部分人馬不知道逃往何處。李自成的大軍正橫掃陝西,估計年底前李自成就能全部解決陝西問題。潼關,李自成留下的軍隊沒有在進攻的意思。遠遠的躲在我們炮火射程之外,就等著黃河封凍時我們的戰船撤回來呢。”
張知木插話說:“應該告訴潼關的寧德寧大人,我們撤回的時候,他也撤吧。”
陳玉峰說:“我給他寫一封信,也是這個意思,可是他回信說,他沒有得到命令是不能不戰就撤的。再說了他害怕他們撤了,潼關的百姓要遭殃。沒辦法等等再說吧。”
張知木點點頭沒說話。
歐陽鶴接著說:“我們自己的騎兵,現在已經有八千多人,柳成潢挑揀的很嚴格,說了不合格的一律不要。閻總這回大方的很,給柳成潢挑出來不少好馬,還派人幫著訓練戰馬。李威他們也挑了四百多人,自己搞培訓。李菁他們也有五百人了。不過李菁挑的人裡有一半兒是十六七歲孩子。”
張知木說:“李威他們的炮兵都是種子,這幾百人以後都是各部隊炮兵軍官,我覺得還不夠。各部隊都要派出來有點文化或者機靈點兒的到李威他們這裡提前進行培訓。李菁招人的標準很嚴我知道,他弄了那麼些孩子是實在挑不出來合格的人。不過,李菁這人很有腦子,他們是要自己培養人了。有幾年時間會配養出來不少有用的人。”
歐陽鶴又說:“劉雲這邊的步兵已經有九千人,這裡面的有不少原來的我們的老底子作為骨幹。那些跟我們南下北上的老兵現在都是骨幹了。他們都見過血經歷過實戰,尤其是他們現在都被劉雲逼的會寫字,也都懂得的做思想工作,大多數經過我們培訓。我們的下級軍官質量非常好。”
張知木說:“兵員我不愁。等李自成開始進攻了,會有大批潰散的官軍。我們收攏他們就行。不過軍官必須我們自己培養,因為我們的軍隊和其他的軍隊不同,我們自己培養的軍隊才能按我們的要求帶出來隊伍。現在計程車兵都要按軍官來培養。不過年底前一定要有一萬步兵,一萬騎兵。沒有一定的數量,我們會兵力不夠用。緊急招上來的兵是不會有戰鬥力,必須有一定的訓練時間。”
歐陽鶴說:“如果打起來,我們進行收縮防守,西山泡子那邊的開墾的人等都收縮回來,我們窯崗這邊的就可以組織四萬預備役士兵,我們已經安排劉雲計程車兵們開始帶領他們進行軍事個訓練。冶場那邊也可以組織兩萬預備役士兵,就是淩水碼頭那邊的人要少一些,範成坤那邊連水軍官兵在內也就是四千人,碼頭上的能組織的起來的工人也就是幾千人。到時後我們必須派出人去支援他們。否則靠他們的人,很難守住淩水碼頭。現在淩水碼頭和冶場那邊已經開始構築戰壕鐵絲網,那兩邊我們都是以保護生產安全的名義修的,不會引起大的恐慌。我們窯崗這邊的必要土工作業也搞完了,特別是我們在距離秀容四里地,在道路東側修建的類似於潼關連城的炮臺已經基本上建好了,那裡最少可以駐守二百士兵,有了這個支撐點兒,我們和秀容的聯絡就會得到保證。”
張知木來到掛在牆上地圖前,指著淩水碼頭說:“範成坤他們這裡最少要有一萬人,而且都要有火槍彈藥充足才行。到時候在派兵給他們吧。冶場那邊防守的範圍不小,但是他們的地勢有利。四周都有山包可以利用,但是最少也要有三萬人才行。我們這邊的的兵力就夠用了。我最怕的是李自成集中全裡攻我們一處,而我們是分成幾處防守。”
陳玉峰過來說:“我們的騎兵就是可以快速激動地對付這種情況的。”
歐陽鶴說:“可以肯定的說,李自成一定會採用這種戰術對付我們。我們研究了一種辦法。我們可以事先派出去一股騎兵,埋伏在一個外面的山裡,就是靠近通往牛頭山的電報線附近,借用中繼站和我們窯崗保持聯絡。發現有情況我們就可以透過電報給他們下命令。這股騎兵可以在外圍,突然襲擊李自成軍隊的後方,打亂他們的進攻行動。”
“你們準備派多少人出去埋伏?”張知木問。
歐陽鶴說:“少了不行,太多也不行。我們準備派兩千騎兵。我想兩千火槍騎兵的戰鬥力是一般人擋不住的。我們還給他們配上迫擊炮隨隊行動。”
張知木點點頭,我們的武器該夠用了吧。
歐陽說:“足夠用了。那種火槍,李雲鶴他們一個月就可以生產幾千只,現在有七萬枝。要不是改為生產新的步槍,還能更多。不過,步槍李雲鶴已經生產出來六百多枝了。現在已經開始組織各部隊的骨幹進行步槍射擊訓練。”
張知木說:“告訴李雲鶴,先把火槍生產線停下來吧。全力的生產步槍。戰後火槍就可以都賣掉,我們自己用步槍就行。”
陳玉峰說:“李雲鶴說了,年底前最少能再弄出來一千隻步槍。如果把火槍停了,都搞步槍,我覺得能搞更多。火槍兵裡,要是一個班能有一枝步槍那可就好了。”
張知木說:“對我們算一下,每個班一枝步槍是需要多少,逼著李雲鶴按這個數生產出來。可惜啊,要是重機槍搞出來就好了。”
“對了。那個揚昌說他們的電話搞好了,說能通一兩裡地遠。他們說能用來指揮打仗用。我告訴他們等你回來再說。”歐陽鶴說。
張知木說:“這可是太好了。有了電話,我們就可以把電話連到最前線,用電話指揮作戰了。”
歐陽鶴說:“我已經讓他們把電報線連到了前線指揮所。我們這回可以用電報指揮打仗,用電話怎麼指揮?”
張知木說:“我告訴你啥是電話你們就知道了。比如我在我的辦公室,你們在這指揮中心,我拿起電話,你也拿起電話。我們之間就可以說話了,能通話的東西就是電話。你說這東西能不能指揮打仗?”
歐陽鶴說:“哎呦,你看看。人家揚昌過來跟我說這事兒,我正忙著,一句話就把人家打發走了。這是耽誤大事兒了,要是能說話,那不比電報強多了。當然能指揮打仗。”
張知木說:“不過,歐陽先生讓佈置的電報線還可以用上,電話就可以透過電報線來通電話。我們還要搞一種電話交換機。讓各處的電話都可以互相通話。”
陳玉峰也感興趣,問:“哪裡有電話都可以通話嗎?”
“是啊,以後我們所有的辦公室,都要安上電話。就不用有一點事都跑一趟。小事拿起電話一說就行了。如果陳叔晚上想喝酒,想讓徐嫂回家多弄倆菜,給徐嫂打個電話就行了。”張知木開玩笑說。
“哈哈!”屋裡人都笑了起來。